返回

家道中落,嫡女要赚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5章 掌控舆论(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明弦意虽然没有怎么弄明白顾锦行的想法,不过,他还是按照顾锦行写在信中的内容,把她亲手创作编排出来的《京城小报》交给了手下的管事,嘱咐管事拿去按原样制版刻印。

    与此同时,印坊的管事又按照明弦意的交待,从流落街头年约五六岁到七八岁的乞儿中,挑选出十来名做事敏捷,头脑灵活的乞儿,为他们提供吃住,让他们做锦华书局的报童。

    几日后,首印一千份《京城小报》被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了明家的印坊中。

    报童们穿上统一缝裁的衣服,每人背着一模一样的斜挎包。斜挎包都是用厚实的布料缝制的,上面都绣着“锦华书局”的字样。

    每个布包里都装着五十到一百份新刻印出来的报纸。报童们背着这些小报去往京城各处售卖。

    “卖小报喽——卖小报喽——《京城小报》十文钱一份!只要十文钱!”

    “卖小报喽!《平康王倒台记》,快来看啊,一份小报只要十文钱!”

    “十文钱一份的小报,快来看啊,《欧阳七公子和他的红颜知己们》——”

    ……

    这一日,京城各处同时响起报童们的叫卖声。

    对于宋夏朝来说,报纸是史无前例的新鲜事物。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都还是第一次看见、听见。

    大多数人都驻足观望,但还是有少数人忍不住好奇心,掏十文钱买了一份。结果这一看,就沉迷了进去,简直是爱不释手。

    《京华小报》上分了六个栏目,有时政要闻、人物春秋、官吏小传、各地风物、八卦逸事、诗文荟萃等。

    时政要闻的内容紧扣朝政,深入浅出地分析各项朝政对民生社稷的影响。

    官吏小传则上至朝廷的一品大员,下至在各地任职的芝麻小官,对每个人的出身、仕途,包括政绩等进行复盘。

    第一期《京华小报》的“人物春秋”和“八卦逸事”,顾锦行就直接写了前平康王苍恽和欧阳澄溪。

    这两人也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们各自的经历和隐私,都足以赚足世人的眼球。

    当然,除了苍恽,在写《欧阳七公子和他的红颜知己们》时,顾锦行还是向欧阳澄溪提及了一句,欧阳澄溪对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