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顾锦行的托付,严二夫人用心替顾秀和顾丽寻了两户人家。
一个是名叫殷润泽的举人。
殷家原本也是显贵人家,只是后来家道中落。
如今,殷公子的父亲是鸿胪寺右寺丞,从六品,正是鸿胪寺少卿严允正的下属。
因此,殷夫人同严二夫人有些来往。每逢年节,殷夫人都要来侯府拜见严二夫人,送上各种节礼。
殷家虽然已经大不如从前,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家境还算得上富裕。
更重要的是,殷家后宅简单。殷大人只有一个正妻,没有姨娘妾侍,膝下也只有嫡出的一子一女。唯一的儿子便是殷润泽。
殷润泽有读书天份,十五岁考进国子监,十七岁就中了举人,正在准备三年后的会试。年纪也只比顾秀、顾丽两姐妹大一岁。
相看一番后,殷夫人便为儿子定下了顾秀,交换了八字庚贴,过了聘礼,约定在开春之后的三月将顾秀迎进门。
另一个是翰林苑编修陈大人家的小儿子陈恩书。
虽然陈大人的官职不高,但陈家世代都是读书人,也是书香门第,清贵人家。
和殷家一样,陈家也是胜在后宅干净。陈大人虽说有一名小妾,却没有庶子庶女,嫡妻当家,三个儿女也都是嫡出。
严二夫人正是看中这点,才将顾丽说给了陈家幼子陈恩书。陈恩书十八岁,长顾丽两岁。
相过了亲,陈夫人对顾丽也极满意,又是严二夫人保媒,当场便交换了庚贴,数日后就过了聘礼,婚期也定在了来年开春之后。
因着顾秀、顾丽是双生胎,在严二夫人的建议下,殷家和陈家便将婚期都定在了同一天。
顾秀、顾丽的亲事定了下来,且许的又都是不错的人家,夫家的家境殷实,嫁过去还都是为人正妻,肖姨娘自然很高兴,
顾锦行倒也没有食言,将顾秀和顾丽的婚事托付给了严二夫人后,她自己又为这两个庶出的小姑姑各置办了一些嫁妆。
殷家和陈家各给了十二抬聘礼,顾锦行让肖姨娘将聘礼都充作嫁妆。肖姨娘另外给两个女儿各备了八抬嫁妆,顾锦行又分别添了四抬,顾秀、顾丽两姐妹就各有二十四抬嫁妆。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