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雷公雨神在上班似的,所以觉得憋屈就拼命的下雨。
雷打的震天响,雨下的看不清,
仅仅几天时间,县城外的低洼处,已经彻底变成了一片汪洋。
大量的房屋倒塌,数不清的农田被洪水淹没,成百上千的老百姓被困在了家里,等待着救援。
十万火急,灾情就是命令!
全国各地都在党的领导下,有序的进行着抗洪抢险,无数的党员和子弟兵们,用血肉之躯在与洪水肉搏。
刘江所住的县城亦是如此。
好在主城外面四周都有高达二十多米的城墙,勇敢的把施虐的洪水阻挡在了城外。
很多城外的老百姓,都拖家带口的跑到了城里来避难。
街道边,房檐下,教室里,操场上,到处都是席地而坐的百姓,脸上露出的是无比的恐慌。
因为大家谁都知道,一旦城墙失守,城里的几十万百姓,将会面临着巨大的灾难。
但英雄往往就是出现在危难的时刻!
在领导的指挥下,城里所有年轻力壮的男人们,自发的组织起来,誓死守护自己的家园。
几千大好男儿,喊着口号冲上了城墙。
搬沙包的,运沙子的,抬石头的,打木桩的,忙得不亦乐乎。
女人们也是不甘示弱。
在有心人的组织下,也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
帮忙赶制沙袋,做饭送水抢救伤员,尽力的做好后勤工作。
而在这些人群当中,刘江带着10个小兄弟就在那里。
每个人的胳膊上都缠着一根红布条,顶风冒雨的踩着泥泞的道路,给那些好男儿们送大饼送馒头。
什么叫苦,什么叫累,在这种时候,只要是能站的起来跑的动的,都会主动的前来帮忙,集众人之力解大家之围。
可惜,人再多,在大自然面前,力量依然显得那样的渺小。
那些天,刘江已经不记得送了多少趟饭,搬了多少袋沙包。
只知道还有力气,就必须要坚持到底。
10个孩子也挺给刘江争气,沙包一个人抬不动,那就两个人,再不济那就三个人。
辛苦忙碌了好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