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看,还有些为时过早。
毕竟除了薛龙的原班人马真正的摆弄过炮以外,剩下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头一次接触、或者是接触的很少。所以,只能一步一步的从基础动作开始学起!
说起枪代炮这个名词,其实就是将步枪、机枪或者是冲锋枪,固定在火炮上,实现替代性模拟发射!
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训练项目,学名叫做枪代炮射击。
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节省宝贵的武器弹药,并且防止炮膛磨损,提高火炮寿命。
同时也能最大程度的模拟真实射击,以达到射击指挥和射击诸元修正的训练效果。
不过,枪的射击距离始终不可能与火炮相比,因此通常情况下只能用于小口径的高射炮、近防炮的直瞄射击训练。
如果是武器瞄准点和目标基本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大口径间瞄火炮、飞行轨迹为弧度很大的弧线,基本为抛物线射击状态的曲射炮、迫击炮,很难使用这种训练方式。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是,在炮弹发射出去的时候,炮膛是有很大磨损概率的!也就是说,炮管是易损件、是有使用寿命的!
炮管大多采用无缝钢管制造而成,尤其是这个时候的锻造技术和相应配套的其他技术,也就只能停留在这个时期所能达到的层面上,根本无法做到更大的提升空间。
所以,线膛炮只要发射过500发炮弹、滑膛炮只要发射过1000发炮弹,那就会直接被宣布炮管残损。
此时倒也不是说这样的炮再也不能用了,但是精准度和有效率覆盖率那可就大幅度降低了。
尤其是线膛炮,每发射一发炮弹就会对炮管内的膛线造成不可恢复的磨损!
一旦发射过500发后,炮弹和膛线之间的间隙就变得很大了!
说白了就是,膛线被磨平了!
像这种情况,在炮管和枪管中都是存在的!
所以说,武器是有使用寿命的!再好的武器也不可能绝对完美。
因此,就可以想象到我军指战员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坚持作战的!
他们手中的枪、炮,大多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
或者只能用那些清遗的、最老旧的汉阳造和老套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