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祥事务繁忙,这次没有亲自陪着他去,安排手下一个主事,陪同齐来两人前往京郊工坊。
工坊位于京都南边十里外,是向南的官道和一处河流的交界处,小河是运河的支流,所以不管是运送物资,还是采购原料都非常方便。
这附近几乎全都是工部的各种工坊,不停地制造着各种物资,运往大乾各地,几乎是京都最大的制造业基地。
这里的守卫也是异常严格,御林军的虎贲卫,就驻扎在这一区域,除了拱卫京都之外,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护卫工部工坊基地了。
有工部的人领着,自然是通畅无比,经过两道盘查的关口,又穿过两个冒着黑烟的工坊,一行人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工部的这名主事带着,几人走进坊内,眼前忙碌的场景还是震惊了齐来诸人。
只见偌大的前院里一眼望不到头,这边上百名工匠正在拿着锤子和改刀,在一块块铁板上敲敲打打。
远处一个个巨大的木架,连在一起,摆满了一块块雕版,甚是壮观。
齐来等人穿行而过,负责此坊的一名小头目给诸人介绍,这边是雕版区,这边是锻造区,这边是裁剪区,这边是印制区,等等等等,琳琅满目。
就这一路走来,齐来至少见到了上千人正在忙活此事,看出来了齐来的震惊,倍感自豪的小头目骄声道,“各位大人,像这样的工坊,南边还有四个,都是咱们官印处的。”
齐来是全流程看过了如今大乾朝最高端的印刷产业链。
怎么说呢,就一个字,落后。
首先就是雕版,顺安大典齐来并没有看完,就单单第一册,就有足足三百多页,也就是说雕版的话,一套下来就要三千块铁板。
一页一版,无法满足全力印制的需求,那就得多套,多一套雕版,就要多三千块。
乖乖,这得要炼多少铁啊。
其次是流程,不够精细,经常是一个人干多样的事儿,效率低下且严重浪费人力。
最后是精气神,这里的工匠都是不紧不慢地在干活,看见齐来等官人,眼前的人手脚不觉地加快一些,可余光瞥见的远处,还是有不少工匠干干停停,也对,都是公家的活儿,谁跟你拼了老命地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