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镇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29章 大乾国子监(3/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来指出了另外一条捷径,那就是国子监。

    大乾朝国子监是专门给达官显贵和勋贵世家开的,寻常百姓是没有任何渠道能够到国子监去读书的。

    能够上国子监,只有两个途径。

    一个途径是招生,但只招正五品以上官员的孩子入学,一家只有一个名额,且整个国子监只有两百个生源位置,常年没有空缺,这个时候自然就要拼爹了!谁的爹品级高,谁就能优先入学。

    还有一个途径是举荐,大乾朝凡正三品及以上的文武官员,每一科皆有一个名额能够举荐。

    至于为什么这么多人挤破脑袋到国子监读书,那自然要说到国子监独特的制度了。

    大乾朝,平民百姓或者寻常学子想要出人头地当上官员,只有科举一条路,也就是先参加县试取得童生的学历,再参加府试取得秀才学历,然后参加院试取得举人学历,最后参加会试取得进士学历。

    正常举人学历即可做官,但是大乾朝有明确规定,举人做官最高到正七品,也就是自从六品开始,必须要有进士的身份,除了皇帝特批,别无他路。

    而国子监生,只需要通过国子监内部的考试,就能够获得举人的身份,换句话来说,只要从国子监毕业,那就有官身。

    更何况寻常人能从一众考试中获得举人身份,就已经难如登天了!万一县试或者府试没考好,一耽搁又是好几年。而国子监就不一样了,根本就没有童生秀才这一说,不论年纪,只要能通过每年的毕业考试,就能取得举人身份。

    既节省了好多年层层考试的时间,竞争压力又小,仅几百人已。

    这就是众人消尖了脑袋也要入国子监读书的一个根本原因。

    国子监生毕业难度很高,基本上是宽进严出的理念,凡是能够顺利毕业的,定然是在举人平均水平线以上。毕竟能够在国子监里当老师的,都是翰林院学士,全都是学霸中的学霸,卷王中的卷王。

    陈义贤说这一科他还没有举荐过,正好有一个名额,可以直接举荐王中正入国子监读书,齐来自是欣喜万分,但又觉得会不会影响了自己的表兄弟们入学,二舅则是一脸蔑视地挥挥手,意思是毫无关系,别说举荐名额了,陈家的孩子没有一个入国子监读书的,其中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