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如龟而鸟首虺(hui)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此妖兽记载,出自《山海经·南山经》。”
“旋龟产于怪水,体貌与普通的乌龟类似,颜色为红黑,头为鸟状嘴,长着鸟的脑袋,毒蛇的尾巴。叫声像剖开的木头声,将其佩带在身上,耳不聋,还可以治疗足底的老茧。”
“这妖兽分布很广,海外,赤道以南,西北洛水的支流,松花江及其上游支流,都有它们的踪迹,成精者为少数,当年昆仑将这些成了精的转移过来,可是废了好大的劲。”
他说到这,我眉心微蹙,栖息于山区溪流地段,分布范围遍及诸国。
“它们擅水?”
吴老师像是想起什么,马上摆出一脸的鄙夷,瞪着我:“对,擅水,所以你想走水路逃离追杀,是不可能逃过它们的法眼,说不定你从这跳进溪里,人家就张大着嘴巴在水底等着你。而且此龟攀爬能力在龟里数一数二,十分厉害,我们就算是躲在结界里,它们早晚能找上来。”
“陆地爬行,水中游泳,除了头还有四肢,不能缩入腹甲,它们的习性和乌龟其实差不多。”
“那另一种呢?”
“蛊雕又称纂雕,是一种似鸟非鸟的食人怪兽,样子像雕,头上长角,叫声像婴儿的啼哭声。”
“据《山海经·南山经》记载: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再往东五百里,是座鹿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泽更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滂水。水中有一种野兽,名称是蛊雕,形状像普通的雕鹰却头上长角,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是能吃人的。”
“原先在陕西神木纳林,高兔村战国晚期匈奴墓出土的,有个纯金鹰嘴鹿形兽身的怪兽,在造型上与《山海经》的蛊雕有相像的地方。这类造型带有典型的北方草原文化的特点。后来,这玩意也确实是在北方一带,被转移到这来。”
“蛊雕为兽,有如雕、如豹两种形状:其一,鸟形,似雕独角;其二,豹形,鸟喙一角。我们刚刚看到的应该是一公一母,所以它们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