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路上耽搁的时间不短了,肚子都饿瘪了,赶紧找户人家讨点吃的,找到高老师家问问情况。”螃蟹抚摸着咕噜噜作响的肚子,向大家提出建议。
“那就走吧!”永道和迷糊相视一笑,也没当回事。
几人沿着山道,很快来到村口,村口有条小溪,干涸的河道上,布满了奇形怪状的鹅卵石,一条窄窄的石板桥,把小溪两岸连接在一起。
石板桥不远的地方,有户人家,炊烟袅袅,有个妇女正在门口烧火做饭。
看看天色,已经到了正午,大家都饿坏了。
“大婶,你知道高大山家住在哪儿吗?”肖儿主动上前打听,高大山是高老师的名字,生在大山里,名字起的也很有山的味道。
“高大山,你们是什么人?找大山做什么?”大婶站起身,狐疑的打量着四人。
“我们是他的学生,顺路过来看看!”肖儿解释道。
“大山家住在村尾,你们沿着这条路,走到头就是了!”大婶很热情,山里的民风还是很淳朴的。
“谢谢你,大婶!”肖儿谢过大婶,走在前面带路,大家一起向高老师家走去,路过几家,都是房门紧闭,门口拴着牛马,或卧或站,嘴里喷着热气,咀嚼着扔在地面上的干草。
路是由石板铺成,中间掺杂着鹅卵石,踩在上面高低不平,硌的脚生疼,还好距离不远,很快来到了目的地。
高老师家的房子,背靠一面陡峭的山崖,三面用木栅栏围挡,一座简易的窝棚,还有一间土房,房子很简陋,也很寒酸。
众人明白了,为什么高老师如此抠抠索索,还向学生们讨要硬币的原因,这里实在太穷了,高老师这种家庭条件,确实大气不起来。
“有人吗?高老师在不在?”肖儿高声呼喊。
喊了半天,没听到一点动静,透过木栅栏向里面望去,院内空空荡荡,地面上也铺满了落叶,应该很久没人收拾了。
螃蟹推推门板,门没有锁,双手稍稍用力,便嘎吱嘎吱的打开了。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要不要进去。
“既然来了,总不能白跑一趟,进去看看,说不定屋里有人,没听到我们的喊话。”迷糊迟疑着说道。
几人不甘心这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