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天:从知否开始出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章 理工圣人(2/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因为有长槐的帮助,盛弘在扬州做的不错,皇帝让他回汴京当官,担任五品承知郎,在尚书台工作。

    临走时,盛弘还收到了他当官生涯中的第一把万民伞。

    万民伞,就是当官员调离时,当地百姓自发联名,祈求朝廷不要将之调离。

    当然了,这东西朝廷一般是不予理会。

    不过这被文官们看成是对自己治理的一种认可,很少有文官能有殊荣获得万民伞。

    而盛弘这把万民伞很大程度是靠盛长槐。

    盛长槐这几年经常在扬州义诊,帮助不少贫苦百姓治病。还教会他们不少治病的土方子。

    除此之外,长槐依靠自己后世的见识,帮盛弘在扬州做了不少有益的大事,比如促进就业,提高扬州gdp等等,其中最厉害的就属扬州盛氏水泥厂了。

    水泥这种材料出现,不仅改变扬州城的建筑风格,还如长槐所料,帮助西北边军不少忙。

    一时间,水泥生意一下成为了新的经济支柱。

    盛长槐也因此赚的盆满钵满,一年差不多能有个七万两白银进账。这让盛弘再次感慨盛家必兴,兴在长槐。

    不过这年头,有权才能有钱,就算富贵了,盛家到了京城后,还是在积英巷定居。

    因为盛弘现在只是五品官,这在豪门遍地的汴京只能算是芝麻绿豆大小的官。

    盛老太太深知明哲保身之道,有钱也不让盛弘显摆。

    盛弘对此也是深以为然,更何况积英巷的宅子也很不错,住着也很舒服。

    比那些纯粹耕读发家的官员来,这里算是豪宅。

    因为盛弘家里还有做生意的亲戚,宥阳老家长梧的大伯父每年都会给盛弘送上不少好东西,盛弘算是那种根本不需要贪污的官员,因为他家有钱,现在缺少的是权利。

    而本朝想要获得权利的最佳途径就是科举。

    距离本次科考只有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为了让三个儿子考中,盛弘花了很大的心思,再配合盛老太太的关系,终于请来了享誉天下的大儒庄学究来给盛家子女上课。

    庄学究可不是一般人!

    儒林大拿,进士制造机。

    这都是深深烙印在庄学究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