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你是想去郡主府吗?”朱琳琅走过去礼貌地询问。
此人看到朱琳琅,有些不自在地说:“我去李侍郎府上拜访,听闻李侍郎举家暂住明安郡主府……”
“你是来找我先生的呀,那快请进,先生今天正好休沐在家!”朱琳琅热情地招呼。
“先生?你就是宾之师兄的弟子明安郡主?”男人惊讶地问。宾之是李东阳的字。
“是呀,请问你是?”朱琳琅心中有个猜想。
“臣陕西提学副使杨一清参见郡主!”杨一清抱拳行礼。
杨一清,十四岁乡试获第一名,十八岁考中进士,成为明朝历史上最年轻的进士之一。
关键是作为文臣,他能亲临前线指挥作战,退吐蕃精骑数万!其谋略曾被比做唐朝名相姚崇,保卫边疆曾被比做唐朝元帅郭子仪。
又是一位能打仗的文臣!
“久闻杨师叔大名,今日终于得见!杨师叔快请一同入府!”朱琳琅热情地邀请。
“好好,多谢郡主!”明安郡主身旁连名侍女都没有,她本人也完全没有郡主的架子,确实如师兄信中描述的一般“真诚、率真”。
一进郡主府,管家刘瑾便迎了上来。
哦豁,两个仇人见面了!
历史上的杨一清和刘瑾可以说是“死敌”。
杨一清任右都御史后在陕西三边(延绥、宁夏、甘肃三镇)边境修复日渐被毁的明初长城来抵御外侵,时值宦官刘瑾专权,因为杨一清不肯依附于他而怀恨在心,多次弹劾,杨一清被迫借病辞职。之后,刘瑾仍不罢休,用“冒领浪费边疆费用”加罪杨一清,导致杨一清被逮捕入昭狱。
后来多亏李东阳、王鏊等人的奋力解救,杨一清才能出狱。之后杨一清仍然致仕。
正德五年杨一清被重新起用后,得知和刘瑾同为“八虎”之一的张永与刘瑾有矛盾,便拿出刘瑾犯罪证据,鼓动张永扳倒了刘瑾,可以说刘瑾最后被凌迟处死,也有杨一清很大一份功劳。
真是不死不休的关系呀!
而眼下,素不相识的两人正面面相觑。
“刘叔,这是我杨师叔,来拜访我先生。杨师叔,这是我府上管家刘瑾,也是内宫监太监。”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