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共情能力也太强了吧?
“你文章记得不错。”弘治陛下开金口夸奖。
“那当然,除了《离骚》,其他的要求背颂的古文我全背下来了。”朱琳琅骄傲地说。
哪像你,作为一个“古代人”,居然连《阿房宫赋》都不会背!
《离骚》这篇她是真的不行,一看见就莫名烦躁,直接放弃背诵了,以至于老师课堂提问背诵《离骚》时,她低头紧盯课本,紧张的快喘不过气,幸好最后也没挑到她,顺利过关。
不过,《离骚》里面的几个“易考名句”她背的是滚瓜烂熟,从没在考试中出现时失过分。
“厚照的弟弟,生日是哪天来着?”弘治陛下看着得意洋洋的朱琳琅,突然问道。
“十二月初五。”朱琳琅条件反射般立刻答道。“重要人物”的一些关键资料已经深深地刻在她脑海中。
话出口后朱琳琅立即意识到被自己被“套路”了!她看到张皇后一脸惊喜,以及,弘治陛下一脸得意。
弘治陛下学坏了!这转话题的速度风火轮都追不上!
“陛下,您想知道的话直接问我不行吗?难道我还会不说?”朱琳琅一脸的无奈,人与人之间能不能多一份坦诚?
“谁让你不主动说!”弘治陛下觉得自己这样问出来颇有成就感。
“嗬,那陛下想不想知道二殿下的名字?”朱琳琅似笑非笑。
“这……”弘治陛下有些犹豫。
“明朝皇子命名仪”规定,皇子诞生的三个月内,由礼部发文给钦天监,让其选择合适的行礼吉时。同时,翰林院需要查阅钦赐过的宗室同辈名字并且进呈皇帝御览,避免出现重名。另外,翰林院还需要初步拟定几个备选名字,由皇帝从中圈一个作为皇子名字,并通知内务府和宗人府,到修玉牒时叙入。
弘治陛下虽然对小儿子的名字充满好奇,也不太想失去和妻子一起给儿子选名字的乐趣。
“放心,我只是问问,并没打算告诉你。”朱琳琅挑挑眉,一副作死的样子。
弘治陛下:“……”
张皇后顺利诞下二皇子,满朝上下莫不欢欣鼓舞。
毕竟弘治陛下此前只有太子这一个儿子,子嗣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