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过什么特大的盛典的筹划,从前在工作时,顶多准备准备什么会议、什么什么活动的罢了。
哪里见识过这么大的,国家级的大场面啊。想想就令人头疼。
更别提那么多的规矩礼仪了,光是学,就够我学上了一年半载的了。
奈何,作为太子的正妃,我可不敢随随便便撂挑子。
只好加紧速度,强记几点重要的流程,免得到时候失了皇家威仪。
我个人倒是不在乎什么面子问题,可是,总不能给胤礽拖后腿啊。
于是,这几日,我也是昼夜练习,就连当初考试都没这么勤学苦练过。
可惜,时间不等人。
我总感觉自己还什么都没听明白,什么都没搞清楚呢,就要开始上场实战了。
好在,我只要陪坐在胤礽身边,微笑,微笑,行礼,行礼,就差不多了,甚至连句话都不需要说。
一套流程下来,也没出什意外。
事情倒是出乎意料的顺利。
都是各位大臣,来到厅堂前,跪下行礼,说几句吉祥话,最后将礼物转交给小太监,由贴身太监检查后,递给胤礽象征性的看上一眼,然后立即丢进仓库。
顶多道几句谢,碰上熟悉的大臣,寒暄个两三句,也就罢了。
后面还乌央乌央的一群人排着队等着献礼呢,若是不抓紧点速度,怕是要从清晨忙到夜半了,哪还有什么机会开口说闲话啊。
我就跟着木偶似的,或站或坐,跟在胤礽身后,他微笑,我微笑,他回礼,我回礼,连嘴都不需要张。
就这么一套流程下来,我都觉得腰酸背痛的了,更别提胤礽了。
我同情的望了他一眼。
可怜的孩子,过个生日还得上班就算了,关键是,比平时还忙了一百倍不止。
而且,皇太子的生日,绝不可能仅仅只过一天的。
看这情形,没个天的,怕是结束不了的。
看样子,从前听人说,皇帝过生日可以过一个月,还真不是吹牛的!
我是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
从胤礽生辰开始,前后半个月,陆陆续续就有很多远在外地的官员,快马加鞭的往京城送贺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