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眼光娘娘等十三位神像。
香炉里盛着小米,当香灰插香用。蜡扦上插一对“小双包”,下边压着黄钱、元宝、千张等全份敬神钱粮。
卧室的炕头上供着“炕公、炕母”的神像,均用三碗至五碗桂花缸炉或油糕作为供品。
照例由老婆婆上香叩首,收生姥姥亦随之三拜。然后,本家将盛有以槐条、艾叶熬成汤的铜盆以及一切礼仪用品均摆在炕上。
这时,收生姥姥把婴儿一抱,“洗三”的序幕就拉开了。
本家依尊卑长幼带头往盆里添一小勺清水,再放一些钱币,谓之“添盆”。
如添的是金银锞子、硬币就放在盆里,如添的是纸币银票则放在茶盘里。
此外,还可以添些桂元、荔枝、红枣、花生、栗子之类的喜果。亲朋亦随之遵礼如仪。
遇着耗财买脸的真有往盆里放金银锞子和“黄白”首饰的。
收生姥姥有套固定的祝词,你添什么,她说什么。
假如你添清水,她说“长流水,聪明灵俐”;你添些枣儿、桂元、栗子之类的喜果,她便说:“早儿立子,连生贵子;桂元,桂元,连中三元。”以博得本家和来宾们的喜欢。
“添盆”后,收生姥姥便拿起棒槌往盆里一搅,说道:“一搅两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七十儿、八十儿、歪毛儿、淘气儿,唏哩呼噜都来啦!”
这才开始给婴儿洗澡。
孩子受凉一哭,不但不犯忌讳,反认为吉祥,谓之“响盆”。
据说,孩子哭的声音越响越吉利!
我微微皱了皱眉头!
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习俗啊!
这不是瞎折腾嘛!
这大冷天的,洗冷水澡?
一个个都疯了吧!
我是看不下去了!
干脆转身回屋去了!
这种封建迷信,不看也罢!
这孩子不是活受罪嘛!
还吉利呢,不受凉就是万幸的了!
我回屋坐在床边,只听见外面一边洗,还一边念叨祝词。
什么“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
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