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辛苦万分。”
徐清风摆摆手,“这是本官理应承受的辛苦,不辛苦不辛苦。”
明佳与继续说,“大人,请恕民女唐突,有一事想与大人商议。”
“什么事,但说无妨。”
“民女不甘心办学一事就此搁浅,想乘着这股东风,把学堂办起来。”
“你是说你想开办私学?”
“是公是私,有什么分别,只要能传道授业便是好学。”
“是这个道理,但是……。”
纵观前朝今世,没有这种先例啊。
明佳与明白徐清风心中的犹豫,她早已想好了说辞。
“自古以来,私学受挟制,皆办不出规模。而今官学又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那大人何不取其中段,实行官督民办的制度,打破两方的困局?”
“官督民办?”
“是的,”明佳与对此侃侃而谈,“所谓官督民办,就是官方出政策支持,民众出资响应,二者相辅相成,成就一方美事。”
徐清风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点头认可。
若真如明佳与所言,由官督民办办学,正好解了当下资金不足的困境。虽说把办学的主动权交了出去,但总比完美计划胎死腹中的强吧。
他的内心开始有一丝松动,继续深思熟虑。
再说,官府人手本就不足,要想亲自操持学堂事务,实在是不现实,若有宋府相助,必定是事半功倍。
徐清风试探性地问明佳与,“宋府真愿意一手操办学堂的事?”
明佳与对此直言不讳,“不是宋府,是我。”
“你?”徐清风这可迷糊了,半信半疑。
就一个黄毛丫头,有这种胆识和决心?
至于能力怎么样,都是后话了。
“我。”明佳与自信满满。
徐清风没忍住笑了,“这不能吧,此事重大,还需与宋家少爷从长计议。”
明佳与不以为然,“宋遇辞有他的酒楼营生,我也能有我的事业,二者之间并不冲突,无商议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