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家大院坐落在背后靠山的达马河河边,左右是农田,后山是坡土。
整个大院都属串架结构的青瓦房,房屋高朗,每家每户的房间都敞亮,在当地说得上是最好的农舍,人人都很羡慕康家大院的庄稼人。
房间与房间之间不隔音,睡觉打呼噜的声音、耗子出来找夜食的声音,相邻房间都听得清楚。
在整个大院里,数康家的房屋最宽,整个大院坝,康家就占了三分之二。
康家的灶房、猪圈、茅房建在靠后山的岩壁下面,砖混结构,与串架房间隔了几块石板路,与灶房相连的那间屋是一大家人吃饭的地方。
靠岩腔下面那一排串架房夏天特别凉爽。
达马河从康家大院上方缓缓地向下流去。枯水季节,河边水清见底,野鸭、白鹤会在滩头嬉水,蓝天白云倒映河底,鱼虾螃蟹浅戏水中。
如果是晴好天气,大妈大嫂们会在这河边水中忙过不停,这河边两岸洗衣服槌衣棒的声音回荡在晴朗的天空中。
她们的闲谈声、笑声、拧衣服的水声,婉如一曲休闲动听的歌声飘向两岸。
一叶叶扁舟荡漾在清亮的河面上,滩头的大木船载着满满的货物朝下游慢慢划去。
滩下高桅杆的木船“吃”着浪花,几个纤夫两手趴在地上,蹬起八字脚,在使劲地朝滩口拉,船头船尾的艄公喊着响亮的船工号子……
一到雨水季节,后山的雨水会顺着水沟直灌农田,田埂有的会被冲断,带着泥土的山洪直冲达马河。
如果是遇达马河上游下暴雨,这达马河犹如一条脱缰的野马,卷着树枝树叶和垃圾呼啸而来,淹没农田,从康家大院脚下狂奔而去。
那年夏天,天气发威,个多月没下一滴雨,每天的骄阳像一个滚烫的火球,把整个康家大院“烤”得发烫,大家白天根本无法上山干活,成天都在家里避暑,右手摇扇,左手拿盅。
就算是住在岩腔下的农户,一样热到过不得。
这几天,喂养水牛的任务又轮换到康家了,这么热的天,在哪去割牛草,山上的竹树早已枯萎了,有的是干死了,更何况山上的野草。
梅花想到,这头水牛是全队社员群众的命根,不能把它饿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