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不辞辛劳在这里忙碌。”
刘殊这话说得十分真情实意,虽然这老郎中没办法治好路俭兰,但这种危机情况下若没有他采取措施,情况只会更糟糕。
老郎中见刘殊如此态度,心中感念,主动关切道:“不瞒刘公子,老夫在这上头只是平平,但全京城的郎中我不说全部认识,也至少认识一半,其他人和我大概也差不多,若真想救您夫人,还是得找更有名望有经验的来,若您有关系能疏通到太医院,太医院里几位还是水准很高的,像那位刘太医,陈太医,都是出自名门。”
刘殊在心中记下,再次道谢,“多谢指点,老先生也累了一夜,我先送您去客房休息一下,内子这里还需要您继续照看着,您千万保重。”
送走郎中,刘殊回到床边,他在床沿坐下,手轻轻拂过路俭兰的面庞。
他深深望着她的面容,“蘅儿,坚持住,我一定会救你的。”
“照顾好少夫人,我出去一趟。”他对小圆说。
一直以来,刘殊对自己前进的步伐总是规划得很好,他按照设定好的节奏不急不缓地向上攀爬着,清楚地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应该到何处。
但此时此刻,他无比后悔这辈子为何一成不变守着上辈子的步调,他明明有办法可以凭借先机更快一步的,若他现在已经获取了一定权势,很多事情做起来会容易许多。
他去了趟太医院,毫不意外地吃了软钉子,他又去了几个交好的人家,对方都表示愿意帮忙,但立刻能请来的都是普通医士,医术最好的那几位名医却得等一等,毕竟太医院的人不是这么好请的,许多达官贵人都在侯着。
那么,留在他面前的也只剩下最后一条路了——诚王。
太过急切并不利于后面君臣关系的培养,所以刘殊一直以来刻意把控着自己和诚王之间的关系,恰到好处不远不近,始终维持着一个对诚王略有亲近的能干的年轻士子的形象,原本他是打算等殿试结束获取功名之后再正式投效诚王,那样他的筹码更多,能有更多斡旋的余地——
但现在,没有时间了。
他想起之前收的那副《碧海秋川》,盘算着或许可以把这幅画作为礼物献给诚王,请他出面请来名医,这应该是最直接最快的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