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瓦剌使者递上战书的第五天。
明军十万人马,浩浩荡荡的开出关外,所有人都是一副满怀信心的模样。对于很多的将领来说,这也是一次立功的大好机会。
来到十里地之外,于谦立刻排兵布阵,石亨则作为前线指挥,协助于谦调度各路兵马。
十万兵马中,有五万骑兵,都是原先京师三营中的精锐,其中多半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他们作战勇猛,忠心报国,是大明最强的战队,没有之一。
此外,三百尊的红衣火炮全部带了出来,当它们一起挪动的时候,仿佛整个地面都在震动着,周边的整个空气中都充满了火药味。
火铳、火枪守护在阵地之前,骑兵守护两侧。而且阵地之后,还摆放着数量庞大的投石器,以及堆积成一座座小山似的醋坛子。
大明皇帝的军营大帐就在阵地一里外的小坡上,居高临下,颇为紧张的注视着眼前的这一切。
虽然是穿越而来的人,以前曾经在电视剧中多次看过大阵仗的冷兵器对战。可是亲临战场才发现,李一定觉得眼前所看到的这种气势恢宏的场面,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往远处眺望而去,看到的竟是一片黑压压的土地,准确的一点来说,是瓦剌大军的骑兵占据了整片土地,原本绿茵茵的草原上,所见之间全是战马。
关外部落的骑兵,果然是不容小瞧的。
按照战书的约定,双方是十万兵马对十万兵马,可是到了战场上,谁也不可能真正的去数对方带来了多少人马。
更何况,兵不厌诈,为了赢得战场的主动权,多带一些人马,自然就多了一分胜算。
大明皇帝在奔赴战场之前,也提前做好了准备,万一战场之上没能取胜,总不能把自己陷于死地,重蹈“土木堡之变”的结局吧。
所以,在出关作战之前,皇帝就已经下令,一旦在战场上没能取得优势,就以狼烟求救,让宣化府的守兵迅速赶来救驾。
只有十里地,无论是撤兵回城还是救兵增援,都能做到万无一失。
于谦和石亨,分别站在阵地的两侧,负责战场上指挥,他们的眼神中既有一股傲气,也有一股遮掩不了的杀气。
瓦剌的骑兵率先发起了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