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命:重回大明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章 来自扶桑的船(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自从于谦改变了对付倭寇的战法之后,各地的备倭军也纷纷效仿,从而取得了越来越好的战果。

    在朝廷的剿倭大军到来之前,东南沿海之地,倭寇横行,有时候,几十个倭寇就敢登船上岸,深入腹地几百里,如入无人之境。

    为此,于谦在整顿兵马之时,每到一地,都会下令给各地的驻军将领。

    如果遇到百人以下的倭寇作乱,当奋勇杀敌,如有临阵脱逃者,以军法惩之,杀一倭寇者,赏银十两!(大明各地的守备军,少则三百人左右,多则五百人左右,之所以让倭寇横行,最关键的不是在于兵器落后,而是勇气和战心不足)

    如果遇到百人以上、三百人以下的倭寇作乱,则由守备军、备倭军和都指挥司一同作战,如不胜,各将领则降职一级!

    如果遇到三百人以上的倭寇作战,守备军则保护百姓离开,尽量带走所有物资,不给倭寇留下一粒一粟,之后,由京师而来的精锐负责围剿。

    福州的一个五品将军,在于谦讲述对付倭寇战法之时,似乎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他还抱怨了几句,说剿灭倭寇不是那么容易的,于谦气得当场训斥他:小小的倭寇敢这么嚣张,就是因为你这样的将领无能,拿着朝廷的俸禄,却无报效朝廷之心!

    那个将领还是有点不满,于谦就把他降为了城门官,让他看守城门去了。

    闽浙之地,倭寇作乱最为严重,为此,于谦也更为上心。

    在翻看了几地的剿倭奏报之后,于谦敏锐的发现,这里的倭寇,往往都能避开朝廷的大军驻守之地,然后从兵力薄弱之地攻击,然后迅速撤走。

    如果是一两次的战役,那就存在偶然,可如果是多次这样的战役,那就说明倭寇在进攻之前都获得了大量的情报,不然的话,朝廷大军几次出兵剿倭,怎么会没有战果呢。

    事实上,大明朝廷虽然实行了“海禁”,但是在闽浙之地,山林丘壑众多,沿海之地更有大量的天然港口,还有数之不清的小岛屿。

    为此,总是很多的商队往来闽浙之地,在这些商队中,既有来自南洋各国的商船,也有来自波斯、大食各地的商船,更有来自扶桑之地的商船。

    于谦派了几路人马,专门负责搜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