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命:重回大明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章 回京(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处斩了邝亮之后,于谦迅速让人整理了漕运的所有账本,重新造册,还让徐之桓派人知会了都指挥使司和漕运衙门。

    开封府的其他官员听说了邝亮被处斩的消息后,一大半的官员都觉得有点担忧,因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多多少少也和邝亮有过一些来往。

    于谦毕竟是初来开封,所以,他也不想让此事闹得人心惶惶,处斩了邝亮这个罪魁祸首,至于其它的一些小事,也就暂时不再追究了。

    而城中的百姓们听说这件事情后,也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心中还是很高兴的。

    而徐之桓也很配合,因为事情已经闹大了,此刻,他也想给于谦提供一些帮助,尽量减轻于谦的烦恼和压力。

    他不但写了奏章帮于谦说好话,更是提醒了几句,让于谦单独写信将此事告知内阁首辅曹鼐,请曹鼐出面去一趟五军都督府,这样的话,等到于谦回京之后,也能多了几分回旋余地。

    而于谦也知道徐之桓的好意,因为漕运总兵虽然是武将,名义上也归兵部节制,可实际上,各地兵马还是得听命于五军都督府,所以杀了邝亮之后,也得及早告知五军都督府才行。

    然而,于谦也是个倔脾气,他觉得自己没有做错,所以不怕得罪五军都督府的那些人,在于谦看来,无论皇亲国戚也好、一品大臣也好,都不能把国事当成儿戏,更不能容忍有人借助职权来包庇邝亮这样的恶人!

    于谦执意如此,徐之桓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之后,徐之桓还派人去搜罗邝亮的其它罪证,比如,修建府邸的时候,征占了其他百姓的房屋之地,在督查漕运的时候,曾经打死了两个船家。

    只要罪证越多,就越能说明邝亮是罪不容诛的。

    徐之桓之所以做这些,也因为他真心的佩服于谦,因为于谦做了一件有利百姓的大事,而这件事,他想过去做,可却不敢做。

    由于漕运没有了主官,而朝廷一时之间还不会很快的另派人选过来,所以,对于漕运衙门的运作,于谦也显得尤为关心。

    王振则提过几句,想去漕运衙门驻守几日,可是于谦却不同意,因为于谦了解王振的心思。为此,于谦特意找到徐之桓商量,让徐之桓先从府衙里派几个主簿去管理漕运的事务,一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