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能掌握在王振这种人手里。
一想到这些种种因素,郑三月是打心底的高兴了。
随后,李一定又问郑三月:你在宫中这么多年了,虽然之前不曾在东厂任职,但也知道该怎么行事吧?
郑三月颇有信心的回答道:陛下请放心,臣去东厂任职,不出一个月,就能熟悉东厂的运作。
之所以敢这么回答,是因为郑三月一直忌惮着王振的势力,对于东厂的各司之事,之前就有个大概的了解。
而且,郑三月的心中一直有过这样的念头:东厂是王振的地盘,只要对东厂有足够的了解,一来是可以自保,二来也能够尽量帮助其他大臣化解来自东厂的“暗箭”,三来是希望可以找到一些把柄,用以震慑王振。
因此,在皇帝还没作出安排之前,郑三月早已在东厂安排了一些人手,只不过,这些人并不会得到王振的重用,官职最高的一位也只是个总旗。
现在,郑三月可以光明正大的掌管东厂了,那么那些真正的忠心之人,就可以得到重用的机会,而那些属于王振的心腹,则可以趁机铲除。
自古正邪不两立,对于郑三月这样真正的忠臣来说,可以对付制衡王振这样的佞臣,那就是一生最大的愿望。
李一定名义是在打压王振,实际上也是为了培植属于自己的势力。
看着踌躇满志的郑三月,李一定知道,只要这步棋下好了,就可以打开一番新的局面,在皇宫中有了自己的心腹,才是走上明君的第一步。
“行了,郑三月,你明日就去东厂赴任吧”
“臣告退”,郑三月离开之后,李一定也终于松下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