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身为司礼太监,虽然只是四品,可他却是皇帝身边的第一红人,所以,在朝中有很多人想要巴结他,并且也会投其所好,送大量的金银财宝给他。
因此,五十万两对于王振来说,还是拿得出来的,只不过,他是个视财如命的人,要拿五十万两白银出来,他怎么会不心疼呢,就想着让这些人一起来凑银两。
“我出一千两”
“我出一千五百两”
“我出四千两”
“我出三千五百两”
此刻,站在屋子里的这些人,最少也是个五品,他们为了不惹怒王振,也都愿意拿银两出来,只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既不能拿出太多的银两,不然的话,说不定下次遇到什么事了,又得拿出更多的银两来,那么家底迟早都得败光了。可是,也不能拿得太少了,否则就显得自己没有诚意,王公公也会不高兴的。
与此同时,他们也像达成默契似的,品级越高的人,拿出的银两就得更多才行,而品级越低的人,拿出的银两就会较少一些。
然而,五十万两白银毕竟不是一笔小数目了,如果只是几千两、几千两的凑出来,根本就不够。
于是王振就说了:这五十万两白银,我不会让你们全出,为了体恤你们的困难,我随后就把这座新建的宅子卖掉,至少也得凑出十万两吧,至于剩下的数目,就全得依仗诸位了。
王振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来是要作出表态,证明自己是很有诚意的愿意为皇帝分忧,更何况,自己是带头提出凑五十万两的人,总得拿出一部分的银两出来。如果自己都肯卖掉这座价值十几万两的宅子来凑钱,那么其他人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了,而且出手也就不能小气了。
二来是修建这座宅子的银两,那都是自己命人从修建黄河堤坝的款项中克扣的,如今事情已经败露,内阁首辅曹鼐都知道了,皇帝也知道了,如果再把宅子留在手中,非但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给人留下把柄。所以,把宅子尽快低价卖掉,才是上上之策,至少也可以收回一笔银两。
听到王振这么说了,指挥使马顺立刻走了过来:王公公,这怎么行呢,怎么能让你卖掉宅子来凑银两呢,我等深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