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前期他需要学的也很多。
……
第二日,褚卫就离开书院,去往常州边境地带了。
那也是他哥褚将军在的地方。
或许下一次再见,对方已经成了真正的褚小将军了。
而江启,依旧还在按部就班的上课。
他的水平现在就去考举人的话,不一定不能上榜,但想要一个好名次绝无可能,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继续深造更合适。
中午吃过饭之后,他就去大夫那边跟着药童学炮制药材,老头也会跟他讲一些东西。
空闲时间会练习手术需要的解剖、缝合、打结等等,当然他目前还停留在打结这一步,这个随时都能练,准备等练段时间就再进行下一个。同时关于签到出来的关于手术方面的书他也在看。
不过书院该学的他也没放松,江启始终记得,自己是要走科举的路。
时间慢慢过去,江启已经在用手术刀在猪皮上进行划开再缝合,还有剥生鸡蛋等,江家人对于他这阵子古古怪怪的行为已经能够视而不见了,虽然江启没有明说自己是要给他爹治腿,但大家心里多少也猜到了些。
而赵家那边,赵永昌考上秀才后,赵家也没发生什么变化。
除了不用去服劳役之外,其他一切如常。
但劳役这事,赵家人多,每年轮一个,问题也不大。
赵永昌依旧还在读书,暂时并没有直接开私塾的打算,在剧情中,他也是过了两年才
开的。
赵永昌想考上举人。
不单单是因为举人和秀才的地位天差地别,更是因为秀才很难养活一家人,首先赵家没银子,他就不能在镇上租房开私塾,那花销会很大。
而私塾要是开在村里,那收费标准可就没法按镇上的来了。
他要是没大本事,镇上基本不会送孩子到村里来读,而村里送孩子的,也不会愿意出多少银子。
但他若是考上举人,这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哪怕整个镇子人口相当得多,但举人的数量,那还是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如果是举人开的私塾,价格再贵,也有人愿意送孩子过来,日子自然能够过得滋润了。
赵永昌毕竟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