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见场内诸将一个个高兴的眉飞色舞,喜笑颜开,雀跃不已。
他麾下的并州军将领们的热情,都让他这种行军方式给浇没了。
经过几经考虑之后,高干得出了结论,那是因为他们心虚!
高干一直封闭的心,此刻有点活络了。
而右边的一条岔道上,一众轻骑战马呼啸着蜂蛹而出,各个手持长矛短弓,速度极快,乃是由赵云率领的金陵白马军。
足足沉默了两盏茶的时间,突然,‘哗’的一声,厅堂内一片沸腾的欢呼声。
说到这,高干眨巴眨巴眼,眼眸上多少有些雾蒙蒙的:“其实为兄还不想死啊,为兄还年轻,三十出头,我那两个孩子才只有十多岁……”
陶商在徐,扬二州的全部兵马不过二十万,而且很大一部分得驻扎在各处县城关隘,长江水道隘口,还有一些需要防备东南的山越和百越,一下子往开阳城调集这么多的兵马,这几乎得是陶商目下可动用的中军一大半。
高干随即召开廷议,向众人宣布了他的这个决定。
舅舅袁绍重兵压境,陶商麾下兵马捉襟见肘,自己原先过于小心也没什么不对,但是不是把他们想的过于厉害了?
这些兵马的行动时间,几乎是清一色的在卯时末就向开阳城前进,直到辰时末才基本安定落营,而且这样的情况几乎每日都在发生。
饶是并州诸将各个骁勇善战,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此刻也是不由的有点慌。
一路打下来,高干直杀到了开阳城的城下。
高柔请高干再派遣斥候,在深夜的时候仔细监视开阳城。
这天底下,两军对阵,哪有十成把握的事?你当人家徐州军真是吃干饭的不成?
自己这个兄长,什么都好,就是这幅瞻前顾后的多疑劲,着实是让人想抽他一顿……
高柔:“……”
似乎有很多的外来支援军,正大规模的进入到开阳城。
事情如此顺利,并州诸将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却是都在嘲笑高干。
但在高干的帐下,有一个人却是眼光独到,颇富谋略,这个人就是高干的弟弟高柔。
听完这话,场面上顿时安静下来,并州诸将各个满脸惊讶,面面相觑。
琅琊国不过是一郡之地,可高干的行军足足拖延了近十日左右。
因为陶商本人并不在这里!
“兄长,你也不用太过担忧了,弟觉得,此战咱们当有九成把握!”
直到过儿沂水的地界,高干方才下令,命令麾下几名善战的心腹战将,各自率领本部兵马,去周围攻打琅琊国的各处县城。
各处县城中,眼下虽然也有兵将驻守,但数量都不多,面对来势汹汹的并州军,根本就抵挡不住,并州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占据了以沂水为中心,周边的五六个县城。
高干派出了大量的探子前往开阳,查探陶商军目下的动态,结果得到了消息却令他感到非常的诧异。
“本将决定,出兵开阳城,平定琅琊国!”
乃是由许褚率领的虎卫军。
诸将们摩拳擦掌,欣喜若狂,可是高干却很是沉静,他的脸色来回变换着,似乎还在寻思着什么事情。
高干倒是没什么反应,在他心中,只要是能够保证战事顺利,被高看或者是被贬看,对于他来说都无所谓。
明明是你自己决定出的兵,然后你自己心中还没底,觉得不把握……你到底是想闹哪样?
并州诸将听到这个消息后,惊诧的非同小可,陶商怎么会给开阳城增添了这么多的援军?
他们是想用这种方法,让己方不敢再轻易进攻!
看来,是不是自己原先真的是太过于小心了!
高干布置好了兵力,摆好了阵势,准备对开阳城进行突袭。
高干见状彻底安心,随即令常弘和刘执指挥先锋军,对开阳城的展开了激烈的抢攻。
这一细细的察访监视,并州的斥候们便发现了此事的关键。
高干的脸色顿时大变,他急忙招呼士兵们结阵御敌,但现在并州军有很大一部分的兵将陷在开阳城的瓮城内,高干后方的中军力量薄弱了很多,面对赵云和许褚这两路突然杀至的增援军,一时间根本就难以抵挡,被乱了方寸。
高干长叹口气,道:“我还是有点担心啊,虽然目下确实推断陶商不在琅琊国……可万一咱们猜错了呢?那本将岂不是有来无回?”
高干在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开阳的徐州军为什么要玩这种小把戏?
这么多年了,第一次听见他说一句有男子气概的话。
三日后,屯扎在齐地的并州军开始集结兵马,南下奔着开阳城而走,进入琅琊国的境内。
大家粗略的计算了一下,如果把最近进驻到开阳的这些援军都算上,开阳的兵马至少得有六七万。
……
高柔不由得一翻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