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商随后又查看了城内现没有受伤的可用兵将……竟然已是不足两千之数,算上自己带来的四千山蛮营,加起来才六千人可以调遣。
陶商的大纛旗还在琅琊国的开阳城,糜芳那边用陶商的名号吓唬高干,因此陶商行动的极为隐秘,就连蒋钦和凌操亦是不知他会亲自来。
凌操眼圈一红,语气都有些哽咽了:“太傅!末将死罪!咱金陵军自打成立以来,哪曾受过这么大的屈辱?是末将给金陵军丢脸了,给太傅丢了面皮!”
鲁肃感慨的言道:“孔明深知我也。”
此刻他的突然出现,就犹如天上掉下来的一样,令二将不敢相信。
将丁奉收到身边之后的第三日,陶商就得到了校事打探回来的消息。
陶商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然,袁绍是天下第一的诸侯,他跟我们原先遇到过的对手不一样,苦战是在所难免的,不怪你……走,进去说话!”
鲁肃沉稳的走到帐篷内的皮图前,对陶商道:“我军目下需要镇守的大型口岸有二十多处,骤然之间被袁绍急攻,表面上看似势危,实则并无大碍。”
这小弟真奇才也,只消稍加提点,便可如此多思。
说罢,鲁肃挨个轻点着皮图上的各处战略要地,道:“而且我方虽然需要镇守多达二十处要冲,但即使有一些被攻下了,但北军渡河之后的进击地形若是不佳,贸然进兵,则很容易孤军深入,犯下兵家大忌,所以有些地方看似危机,实则丢不丢倒也关系不大,除非我方全面崩溃,但这却不甚可能。”
抵达了历城之后,陶商才知道自己这趟先来历城确实是对的。
“甄城,历城,石泉,夷安,高密!只要能够守护住这五地,便足可保全其余的诸路了。”
陶商仰起头,淡淡道:“一万对六千?够了,蒋奇麾下的可有什么猛将?”
陶商长叹口气,道:“怎么混成了这个样子?”
这一点就比较闹心了,这帮将领是不是平日被自己欺负怕了,乘机报复……大家一起来找茬?
陶商也不遑多让,眼下郭嘉,陈登,鲁肃,诸葛亮,司马懿的组合足矣相抗……当然了,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年纪眼下确实是太年轻了一些,还是差着火候。
“子敬何意,请细言之。”
蒋钦在历城的第一战就是以惨败告终,他被蒋奇打的落花流水,金陵军有三名军侯阵亡,蒋钦麾下兵将也损失了近三分之一,蒋钦本人亦是受了重伤,全靠着凌操一人带着残兵败将在历城布防御敌,方能继续支撑。
头风,或许就是这么来的。
陶商派遣前往历城的战将,乃是蒋钦和凌操二人,眼下负责进攻此处的,乃是袁绍帐下的大将蒋奇,并一众副手战将,其势颇凶猛,其兵马已经抢攻过岸,历城城矮,凌操来信求援,说是历城的防守眼下岌岌可危。
陶商看过了蒋钦,他的胳膊,后背,腿上都有刀伤,而且很重,特别是腿上的那一记,很可能留下后遗症。
其后,蒋奇的兵将又过来打过两次,凌操奋勇杀敌,抱着豁出命的心态迎战,主将如此,普通士卒们自然也就是士气大增,这才勉勉强强的守护住了城池,保地不失。
看着桌案上被校事府送来的紧急军情,都快要垒成了小山,陶商的头开始疼了起来。
现在的诸葛亮年纪还太小,视野未开,尚不及鲁肃的大局观强,但他毕竟是历史上提出隆中对的卓绝人物,潜意识里,那股还未曾开发的大局观意识还是颇强的,只要稍加引导,便能思虑通透。
蒋钦伤重,不能出来迎接,凌操一见陶商,眼圈在瞬息间竟是不由的红了。
鲁肃感慨的点了点头,心下佩服诸葛亮的举一反三之能。
最终,却见鲁肃突然站了起来,对着陶商拱手道:“太傅,其实目下的状况,看似混乱,实则也易思之。”
袁绍的大军铺天盖地的,已经对各处黄河的各处口岸展开了猛烈攻击!
鲁肃整理了一下思路,道:“袁绍兵多,这诸多的口岸一时间被齐攻,仓促之间难免会有差错,诸将都立下了军令状,一时之间怕立不住脚,惊慌求援也是在所难免,但只要挺过这一段时间,便应无大事。”
陶商当下决定率领山蛮营火速先前往历城驰援。
陶商奇道:“为何?”
“太傅,您怎么来了?”
他率领山蛮营坐镇当中,为的就是在关键时刻能够驰援战事不利的地点。
听完了陶商的叙述,五个人都开始沉思,考虑怎么应对眼下的困境。
河北的强兵不只多而已。
而且北地的兵将彪悍,身材高大,战马又多,作战勇猛,一向被视为天下强军的徐州兵和金陵军,在面对他们的时候,竟然丝毫占不到便宜。
陶商亦是满意的夸赞了诸葛亮几句,然后便将这五个要冲之地的战报拿了出来。
无奈之下,陶商找来了他的五大谋士。
再过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