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眼睛直视着厅堂中的礼品,他对这些礼品倒不是很在意,毕竟糜家富甲一方,汉朝中原地带,能够比他富有的人,屈指可数,就这些东西当真入不了他的法眼。
陶谦怕有无畏的损失,他只看到了经济效益,但他并没有看到社会效益,历史上的曹操、刘备、袁绍、袁术、孙坚、公孙瓒等很多人,通过这次讨伐董卓的行动,都名扬天下,特别是在地方州郡,取得了众多拥皇门阀世家的支持,在此后的军阀扩充行动中,各个实力突飞猛进。
反正就不是干正事的人!
看目前陶谦的表现,这次讨伐董卓,他是想采取出工不出力的方式,需得想办法改变一下他这种思想。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陶商是从后世来的,对这次联合讨董的所带来的效益很清楚……
“当然不信。”陶谦说的斩钉截铁。
刺史大人的长公子,糜竺当然认识,两年前陶谦刚刚入主徐州,征辟四大豪强入仕,助自己在徐州站稳脚跟,众豪强中就有他糜竺一个。
摸清了陶家两个公子的底细后,糜竺就放弃了在这两个小子身上继续投资的必要,他是生意人,生意人只在可以产出回报的项目上进行关注。
陶商:“……”
“逆子,滚出去!”
问题是,只接触了三两回,糜竺就失望了。
陶商来到刺史府的后院,立刻有一个身着朴素的红脸胖子上前躬身相迎。
陶商撇撇嘴,看看前身的这点出息:老虎猎不了,猎个狐狸、猎个狼、猎个鹿不行么……非得打兔子,还最喜欢。
“今儿不去干闲事了,备车,送我去糜竺府上。”
陶商搜肠刮肚,好不容易才把这番话说囫囵完全。
……
陶谦没成想今天的儿子想法和意见居然这么多:“吾儿此话何解?”
亲爹都信不着,真是应该把自己前身的魂魄拉回躯壳里打三百大板让其好好反省一下。
生意做的越大的人,就需要越大的政治背景。
“父亲,孩儿对你的这个意见并不是很支持。”
老总管闻言皱了皱眉,道:“大公子您虽是白身不仕,但毕竟是刺史长公子,与糜竺送帖,是不是有些过于谦卑了。”
厅堂的正中间,摆放着陶商送来的礼物,旁边站着一个中年男子,看样貌不过三十来岁,容貌清隽,下巴上的短须修剪的整整齐齐,锦绸服饰也是干干净净的,一尘不染,一看就是个非常自律的人。
糜竺摸了摸下巴上的短须,自言自语道:“渣渣来了……”
同样的话,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去,效果是决计不一样的。
毕竟是找别人办事,还是先把姿态摆低些,想装逼,还不到时候。
多没正事的爹,都快火烧眉毛了你还管这话是谁说的,屁股上那个口再大点心都能拉出去。
“大公子,马车已经备好了,今儿是去郊游,还是去猎您最喜欢打的兔子?”
陶谦的脸色有点发黑:“……”
“兄长!”
一个长得圆圆胖胖,满脸喜庆的男子一路小跑到了厅内,对着糜竺一拱手,气喘吁吁地道:“刺史大公子送来拜帖,前来拜府,大哥,你看这事怎么办?”进来人是糜竺的亲弟糜芳。
通过刚才的对话,陶商知道他说的话虽然稍稍打动了陶谦,但毕竟自己的前身从不过问政事,陶谦信不着他。
他这两个儿子不但木讷死板,傻头傻脑的不说,一天天的还不求上进,身为刺史公子不寻思与徐州的达官贵人往来,却整日的风花雪月,吟诗作对,猎鹰逐狗……
无论古代或是现代,效益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经济效益,另一种叫做社会效益。
通过刚才的对话,陶谦说了三个人的人名,想必这三个人在陶谦心中的分量和其他人应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