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有君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01章 老少君子(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陶谦的公文有多重要,他并不知道,他只知道,一个从小到大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连续三天上厕所用厕筹刮……这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

    陶商觉得这便宜爹多少沾点没正事。

    “光禄大夫朱儁给老夫的密信,你想知道其中内容?”陶谦又询问了一次。

    陶谦年过四旬之后,方得了两个孩儿,在东汉年间可算是老来得子,若说老头儿对俩孩子是娇生惯养,那可能是有些夸张,但护犊子绝对是有的,只要不是太过于败家,老爷子一般不会气的舍了风范,亲自动手……

    虽然受儒家思想的教育,伤天害理的事情这俩孩子都不干;但奋发图强的事,也跟俩孩子也一点不沾边。

    “父亲,这个关东讨贼联盟,我觉得您还是得去,而且还不能是敷衍的去。”

    “父亲,你到底是想去,还是不想去?”陶商不太愿意听废话,这老头磨磨唧唧的半天说不到正点上。

    后世人极为羡慕的活法……混吃等死的活法。

    陶商实在不明白自己的智力到底欠缺在哪,这点屁事有什么听不明白的……还问我能听明白几句?你总共就说一句!

    你是一州刺史,我是你儿子,儿子问问老子的事业,很稀罕吗……你事业不好我怎么当官二代?

    一个现代人,天天上厕所用厕筹,陶商也是醉了。

    勉强甩掉了陶谦的追逐,陶商来到后园假山的缝隙中,蜷膝坐在里面,长吁短叹,脸上有说不出的落寞萧索之意。

    这位与自己在这个时代有父子亲情的老人家,说起废话来是一套一套的,不过终归还是胆子不大……在这个动荡的社会,确实难有封疆一方的魄力与决断,性格上还是差了那么一丢丢啊。

    活脱脱的乱世开幕让陶商赶上了,一点没糟净。

    这事在陶商看来不算很大,就用了你一块缯书擦屁股而已,回头还你就是了。

    打仗么,真刀真枪不是闹着玩的,谁闲的没事有好日子不过,非得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出去拼命?

    现在的陶商不想要这个结局,太凄惨了。

    斟酌了一下措辞,陶谦长叹口气道:“朱儁与为父,颇有交情,他来密信与为父说,目前关东众诸侯已是四处涌传讨贼檄文,兵锋甚为强盛,想请为父起兵相应,共辅朝廷,保君护国!”

    更重要的问题,就是自己现在的这幅身体的主人,最终会有个什么样的结局,根本就不清楚……

    ……

    现代人中,熟悉汉末历史的人很多,更别说陶商前世是沉浸出版业多年的资深编者。

    “父亲,你要不想说,咱就唠点别的。”

    今天的徐州刺史府内,注定会经历不平凡的一天。

    只因堂堂的一州刺史陶谦陶大人,搁置了半日的公务,专职窝在家里揍儿子。

    其实想想也对,人家里属实有这个条件,富二代要不败家,岂不埋没了当爹挣钱的才华?

    却见人影一闪,陶商已是从树后匆忙逃出,奔着后院逃走而去。

    “不想去……”

    甩甩头不去想他,陶商继续询问:“父亲,朱儁密信让你举兵讨伐董卓,你到底是想去还是不想去?”

    不求人过留名,但连个屁在史书上都没留下,直接被人当成屁给放了,这种结局稍稍有点自尊心的人都接受不了。

    陶谦本人相对别的地方刺史诸侯来说,属于那种推崇名流,颇有君子风范的人……不论此举是好是坏,说明这老头儿还有一颗奋发向上,渴望干事业的心,勉强算是个有正事的。

    又追又藏的这一段功夫,陶谦的气经过时间的消磨,也是消的差不多了……也或者是抓人抓的太累,老头子没有着急动手揍人,反而是让陶商跟他去了府内前厅。

    而乱世,外藩的结局就是一条道走到黑,干不好的结局是家破人亡。

    “父亲,您说光禄大夫给你秘信,信中说的是什么?”陶商迅速转移话题,他不想跟陶谦在这个事情上继续探讨下去,毕竟也不是什么好吃的东西,天天挂在嘴边没什么意思。

    陶谦平日里对俩孩子稍稍讲点跟朝廷政务沾边的东西,这俩孩子就躲……可今日陶商居然主动咨询,陶老头一时间有点不太适应。

    更可怕的是,清平世界的外藩,干不好的结局可能是升迁无望,最多不济就调岗、再惨点就是辞官归乡,安享清福。

    平日里温文如玉,颇有长者之风的老头,今天也不知道犯了什么邪风,将代步的拐杖改成了丈八蛇矛枪,满院子的追打自己的长子陶商……大有不将此子一枪挑于马下誓不罢休的劲头。

    不过,若真说起来,换成自己,陶商觉得他也应该赞同陶谦的想法。

    陶商点了点头。

    两个时代的人,观念完全不一样,陶谦当宝贝似的东西,陶商当开腚的东西使,这是一种跨时代的代沟,完全没有填平的可能性,陶商实在是没有必要跟陶谦掰扯,直接认错反而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