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如何?”
“还有诸郡之地那些学堂,对它们的影响也不会小。”
“对这般事,国府、国尉府商量许多法子,朕观之…都没有一个完美两全之法!”
“郡侯,你觉的呢?”
从侍女手中接过茶水,握在手中,并未品用。
语落两大学宫之事,嬴政多有摇头,商量出来的法子不少,却难以两全,很难两全。
可以有好处。
也能够看到明显的一些弊端。
无论是开辟崭新的行署,容纳越来越多的学宫毕业之人,还是从源头减少毕业之人的数量。
都不是好法子。
人才!
自然是越多越好。
关键,要找到一个两全其美之法,既能够让帝国受益,也能够让那些人满意。
帝国的强大。
帝国的将来。
离不开人才。
人才之事,多多益善。
“陛下之意。”
“玄清大体听得明白。”
“那就是将帝国咸阳、郡县行署开辟崭新之道,有艰难。”
“的确非常理之法。”
“帝国不需要那些行署,强行开辟,会造成人才浪费,也会令每一岁的俸禄支出大涨。”
“官员越来越多,冗官之事,就可能发生。”
“那不是一个好的法子。”
“而减少两大学宫的学员,也非上佳!”
“帝国之大,所需人才很多很多,就算人才多上十倍,都不够用,减少两大学宫的学员,非好。”
“选拔考核为用,此法…其实不错。”
“所难,唯有在那些没有被选拔上的学员之事。”
“按照帝国法道,无功不受禄,那些人的安排的确不容易。”
“玄清觉…也不为难。”
“若可,对每一岁毕业的两大学宫学员,进行考核,招录之人按照帝国所需。”
“剩余之人,也不能置之不理。”
“若可,将那些人下放乡里,同时…免去他们一家的徭役赋税!”
“在乡里助力满二三年之后,若愿意,可添为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