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人生重置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5章 内部的竞争(3/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心理阴影的。

    “胡总,我当然没意见了,绝对服从你的决定。集成电路发展基金准备投入多少呢?”

    慕少青心念一动,这才想起一个关键的问题。

    “巧了,他们也准备投入一亿元的资金。我的意思,你再跑一趟鼎新科技,集成电路发展基金刚好也要派人去,你们三方尽快把这件事定下来。”

    有了胡杨定好的基调,谈判不会拖延太久。

    慕少青再次来到了鼎新科技,很快就和创业团队以及集成电路发展基金签订了协议。

    按照这份增资扩股协议,汇嘉控股和集成电路发展基金(二期),将分别向鼎新科技投资一亿元。

    本轮融资结束以后,鼎新科技的股权变动如下:创业团队的股份占比为27,汇嘉控股和集成电路发展基金的股份占比,都是365。

    汇嘉控股和集成电路发展基金,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只履行监督职责。

    五个董事会席位,鼎新科技的创业团队占据了三席,汇嘉控股和集成电路发展基金,各占了一席。

    实际上,汇嘉控股投资半导体相关的中小企业数量,非常多。但投资规模都偏小,没有太大的项目。这也是慕少青的一块心病,仅靠这些小项目,汇嘉控股是比不上汇嘉国际投资的。

    汇嘉国际投资呢,和汇嘉控股恰恰相反。他们投资项目,在数量上并不多,远远比不上汇嘉控股。

    但汇嘉国际投资的单项投资都很大,动辄上百亿,投资总额要远远将汇嘉控股甩在身后。

    这样带来的后果,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每一年的利润,还有就是公司的体量。

    汇嘉控股早已落在了下风。

    在胡杨的眼里,手心手背都是肉,谁赚钱了他都高兴。但慕少青和夏冰不会这么想,毕竟同在汇嘉系的旗下,还各有小团体的利益不是?

    因此,慕少青在完成了针对鼎新科技的投资之后,又马不停蹄的转战多地,和二十余家企业签订了投资协议。

    一个月后,慕少青抱着一摞协议书回到了羊城。

    而在全国转了一圈的夏冰,却两手空空的回到了深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