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个月,博隆光学的光刻机就要实现量产。
张潇这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新的供应链,以满足未来的生产需求。
光学镜头,对于博隆光学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他们自己就能生产。可是应用于物镜的高精度镜头,技术上还有一定的难度。
像芯片的生产,都是以纳米为单位的,这对于技术指标要求相当高。国内高精度镜头的技术水平和蔡司甚至的厂商相比,还是处于弱势。
如果,没有北美的打压,和蔡司半导体建立起合作关系并不困难。但有了北美的阻碍,蔡司半导体就要考虑更多的问题。反正人家的大客户是阿斯麦,肯定是把重心放在对方那边。
“嗯,是有些麻烦。你再和的厂商多谈谈,看有没有可能和他们那里进行合作。”
胡杨说着说着,突然开始发愣。
其实,有些事情或许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复杂。北原仓介就任微电子设备执行总裁的目的不重要,他究竟代表谁才重要。
北原仓介真的是代表巅峰资本吗?
胡杨觉得不是。
如果巅峰资本要想占住执行总裁这个位置,他们有很多的人选可供选择,何必派一个人来呢?
他听李琦说过,北原仓介来到公司之后,除了敏感的相关技术之外,他几乎把公司的角角落落走了一个遍。
当然,北原仓介负责的工作,人家也是完成的无可挑剔的。
“胡总?”
张潇看到胡杨在那里愣神,等了好一会儿,才喊了一声。
胡杨回过神来,冲着张笑说道“张总,我刚才忽然有个想法。那个北原仓介只可能是尼康的人,要不然很多事情都解释不通。”
张潇思考了有一分钟,然后摇摇头说道
“不可能吧?如果北原仓介是尼康的人,他们又何必另外派人和李董商谈技术交换的事情呢?”
他想不出来,对方有什么必要,非要这样做,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胡杨也想不出来,但他对自己的判断有信心,“张总,咱们不妨拭目以待,这个答案应该很快就会揭晓。”
正说着话,吴馨慧敲门走了进来。
“胡总,微电子设备的李董说想来拜访你,你有空见他吗?”
“嗯让他现在来吧,就说我在办公室等他。”
胡杨点头答应,吴馨慧便转身出去给李琦回电话。
“胡总,既然李董要来,那我还是回避一下吧。”
张潇不太想见李琦,各种原因都有,甚至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
“无妨,你也坐在这里听听。我估计,他和尼康方面的谈判有了进展,所以才来和我通个气。”
李琦的谈判成果,最终还是需要获得董事会的认可。
所以在和对方达成协议之前,李琦肯定要先和几个大股东沟通好。
张潇听胡杨这样说,也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就耐心的坐下来继续喝茶,顺便和胡杨谈一谈自己对于博隆光学未来发展的一些想法。
不到一个小时,李琦来到了胡杨办公室。
“胡总,张总,你们好。”
“李董,请坐。你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说看吧。”
胡杨让吴馨慧给李琦倒了一杯茶,然后就笑眯眯的看着他。
李琦也不矫情,连茶水都没顾上喝一口,就说道
“胡总,尼康方面要咱们的双工作台技术,他们愿意帮助公司重构供应链,并拿出几样技术作为补偿。”
说完,李琦从包里拿出来一份资料,上面有这次谈判的详细情况,以及作为附件的技术交换目录。
胡杨拿过来扫了几眼,然后就随手递给了张潇。
张潇看完,哼了一声,道“尼康想得到挺美,这是打算空手套白狼吗?胡总,你看看,他们作为交换的技术都是啥玩意?微电子设备几年前就掌握了,要来有什么用?”
李琦脸上的表情有些尴尬,低声说道“可是供应链是个大问题,再不解决公司很快就要停工了。”
全面停工谈不上,毕竟公司还有中低端光刻设备。这方面的生产,受到供应链的制约很小,问题基本上都得到了解决。
但高端光刻设备却不得不停工待料,这方面的损失极大,公司的利润损失要超过一半,不裁员的话就会发生重大亏损。
张潇刚想反驳,胡杨赶紧给他使了一个眼色。
张潇这才闭上了嘴,看表情很不甘心。
“李董,资料先放我这儿,回头我再详细看看。过两天,我会告诉你我方的态度,可好?”
胡杨没有把话说死,但在心里其实已经否定了这次谈判。
李琦叹了一口气,说道
“胡总,那我就再和对方谈谈吧。尼康方面的诚意不够,明显有落井下石的想法。
可微电子设备也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我真的感觉力不从心。那二位继续聊,我先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