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签订了临时采购协议,从公司采购10几亿元的曝光光学系统,作为一年产量的储备。
现在又得从北美或者世界各地,采购关键零部件进行批量储备。
这就像是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轮回,企业如果不能保证供应链的安全,最终将会消亡。
但这个结果真的不能责怪微电子设备,没有哪家公司能完全掌握成千上万零部件的供应链。
阿斯麦也不能,它的生产也需要从世界各地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
胡杨也很无奈,摇摇头说道“回头我给李总说一声吧,想必他能看到这个危机。”
关键零部件的储备,最多能满足一年的生产量。那么一年以后呢?想想都头疼。
“张总,博隆光学现在就得重视这个问题了。别等我们正式开始了量产,又被人家卡脖子。”
胡杨打算尽快让人落实这个消息,但不管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博隆光学都要引起警觉。
三个人一直坐到晚上11点多,张潇和孟如松才告辞离去。
翌日。
胡杨早上来到办公室,还没顾上给李琦打电话,于洪波就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老板,微电子设备今天一开盘就跌停。市场的传言很多,说什么的都有,但主要涉及到公司的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有可能会断货。”
胡杨之前才说完微电子设备有可能会暴跌,结果今天就来一个跌停,于洪波看向胡杨的目光充满了敬佩。
“咳咳,我之前说微电子设备的股票会大跌,可不是指的这些事情。你没发现吗?最近大盘的走势可不太妙。
有道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我这样说吧,关于北美打压微电子设备的事情,很有可能是真的。”
胡杨没办法预估这种突如其来的利空消息,于洪波的心里想些什么他也知道,这件事阴差阳错,时间上刚好凑巧了。
于洪波觉得这是老板的托词,他肯定预见到了微电子设备这一轮的危机。
要不然,老板那么强势的一个人,怎么会眼睁睁的看着巅峰资本把手伸进微电子设备呢?
他听说了,老板在尤主任面前也表现的很克制。对方想和博隆光学脱钩,老板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现在回头看,说不定就是为了规避这一次的风险。
所以说,在汇嘉系内部,有很多人都把胡杨给神话了。这主要是他过往的战绩太耀眼,大家都觉得他就应该无所不能。
胡杨不知道于洪波的内心现在想什么,但很明显,自己说的话对方并不相信。
“老于,你最近盯紧点,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可以考虑以博隆光学的名义买入一部分微电子设备的股票。”
胡杨懒得再解释,给于洪波交代了一句,就挥手把他打发了出去。
没过多久,吴馨慧敲门进来,说道“微电子设备的李董来了,就在楼下,胡总有时间见他吗?”
胡杨原本还打算给李琦打电话来着,没想到对方居然直接找上门来了。
“吴助理,你去接一下李董,然后直接带他去会客室。”
都不用问,李琦肯定是为了那些传言。
但胡杨暂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帮他,最多就是建议他多储备一些原材料和零部件。
十分钟以后,胡杨在会客室见到了李琦。
“胡总,微电子设备遇到天大的危机了。我希望你能帮我一把,让公司挺过这个难关。”
李琦还真不客气,一见面就向胡杨求援。
胡杨笑着摆摆手,道
“李董,不是我不想帮,公司的两大股东在那儿立着,你来找我算怎么回事?
再说了,即便是我看在你李董的面子,愿意帮忙,可问题是我能帮你们什么呢?”
“你看看,我这真是有点急昏头了,说话都乱七八糟的。胡总,我不是和博隆光学刚签完一笔临时采购协议吗?
30的预付款我已经付了,剩下的货款能不能稍微缓缓?你放心,六个月之内我一定付清。
我这么做,是为了储备一批原材料和零部件,最起码需要有一年的生产库存,请你多多理解。”
别看公司刚到手一笔募集资金,其实微电子设备的现金流并不是很好。之前还给高科创投还了50亿元的债务,三个月之后还需要偿付给对方50亿元。
李琦接到北美准备断供的消息,马上决定储备一些原材料和零部件。有了一年的时间缓冲,他才有可能寻找到一线生机。
胡杨之前和张潇等人商量过,打算三个月就把微电子设备的临时采购协议,履行完毕。
但既然对方目前资金比较紧张,交付期延长到六个月也无所谓。
“李董,回头你去和博隆光学的许总、张总他们商量吧,我帮你打个招呼。”
六个月交货完毕,微电子设备还是要付清货款的,这一点没什么好商量的。
至于,高科创投的那笔50亿元的债务,两人都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