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
还没说完,就听到开门声音,两个小家伙手牵手进来。
小棠棠:“妈妈!”
她开心跑过去,平日也不是整天跟妈妈在一起,但是大概真是换了一个陌生环境吧,她离开妈妈一会儿就觉得好愁哦。小棠棠开动自己聪明小脑袋瓜儿猜测,她觉得自己一定是因为来到陌生地方,很没有安全感!
对!
就是这个词儿!
安全感!
她开心抱着唐妙腿,说:“妈妈军训累不累?”
唐妙:“还行,跟上山打猎差不多,不过比上山打猎规矩大。我们那个教官呀,今天他……”
唐妙拉着两个小孩子坐下,絮絮叨叨讲起今天军训事儿,两个小孩子听得乐颠颠。
姜城在厨房摆了饭桌,叫他们吃饭,娘三个这才过来。
小棠棠:“爸爸,爸爸,妈妈说他们班有个男同学是沪市人,说话就是这样……”
小棠棠跟着学,学完了笑;又说:“还有一个陕甘那边,是这样说话……”
这母女俩还都挺有语言天分,唐妙说惟妙惟肖,小棠棠学也不差。
她两只小手儿交叠在一起,说:“每个地方方言都不一样,说起来好有趣哦。”
姜城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突然说:“小棠棠,你再学一遍刚才话。”
小棠棠又来了一遍,姜城笑:“我们棠棠学真快。”
“媳妇儿,我打算换个口音,打扮一下去把咱们家兔毛大衣给卖了。”姜城说起正事儿,要是一般人家,可不会在孩子面前提这些事儿,瞒都要瞒紧紧。
但是他们家情况不同。
唐妙当时昏迷,几乎是爷三个相依为命,有些事儿,姜城不能跟孩子说。若不说,他有个三长两短,孩子们怕是更完犊子。所以姜城事无巨细,都要说个一清二楚。
而两个小家伙表现也很好,他们确实嘴巴严实,从不掉链子。
正是如此,有一些事,姜城才不避讳。
唐妙放下筷子,认真看着姜城,说:“阿诚哥,对不起。”
姜城:“嗯?”
好端端,怎么说起这个了?
唐妙微微垂眸,诚恳交代:“你当时把两件兔毛大衣放在包里要带过来时候,说是这边也许价钱更好。我在心里吐槽你是大笨蛋来着。”
姜城一愣,立刻作势虎着脸:“好啊你,看我不收拾你。”
唐妙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说:“开玩笑,开玩笑啦!”
姜城:“小棠棠平时淘气最像你!”
这下子唐妙可不依了,瞪眼:“才不是!”
两个人耍花腔,闹了一小会儿,唐妙终于到了要晚自习时间,因为没有手表,她只能预估,所以不敢太耽搁,只能提前过去。每每这样时候,姜城就觉得一块手表真很有必要了。
也许,他把兔毛大衣卖了,就能买来一块手表了。
为此,姜城很有心计练了练方言。
“爸,你学沪市方言啊。”小棠棠小胖手抱着半个烤红薯,边啃边说。
姜城:“为什么是沪市?”
小棠棠挺胸,一字一板,一副“我最聪明”小模样儿:“可以吹牛!”
小狼最懂妹妹,为她解释:“我们买烤红薯时候,烤红薯大叔都说他们家红薯是黑土种出来,跟别人家不一样。烤出来特别香甜。我们既然卖东西,自然也要吹。”
小棠棠使劲儿点头,小奶音继续:“要吹,大城市来!”
姜城笑:“对,要大城市!”
总不能说,这是我们家在小山村猎兔子剥皮做吧?听着就不上档次又怪恐怖!
若说是沪市那边运过来,其实也未尝吹不得。他大嫂手艺又好又细致,为了弄得跟商场差不离,他还从老花那儿弄了一点残次品料子做里子呢。
别看是残次品,但是质量一点也不差。
“爸。”小狼撑着下巴,说:“我觉得,供销社附近也不是很好。”
姜城也看出来了,自家两个小孩儿一点也不差,他其实原本也没打算去供销社周围兜售,不过眼看自己儿子一本正经提点自己,问:“那你觉得,去哪里合适?”
小狼蹙紧了眉头,也没想好到底哪里更好。
但是他就是觉得,供销社附近,不是很好。那边人,更像是老花叔叔一样人。这两年他时常看着家里一些事儿,也是看明白一些道理。
他试着说:“他们买一定要压价,我们又不是有很多,根本不必经过这么一道手续。最好是可以卖给本身就想买人。”
姜城笑了出来,眼看儿子想很认真,姜城缓缓说:“你觉得,大学门口如何?”
小狼一愣,随后问:“为什么是大学门口?”
他又说:“不会给妈妈惹麻烦吗?”
小棠棠赶紧放下自己烤红薯:“不可以给妈妈惹麻烦。”
她义正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