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守寡后我重生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1章 第 111 章(1/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豫王造反后, 最先受到豫王大军偷袭的,是与河南西北界接壤的大名府。

    大名府一边抵御敌兵,一边即刻将战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战报在午后抵达京城。

    宫里紧急召开朝会, 宣文武百官上朝议事。

    大殿之上, 十三岁的少帝端坐于龙椅上, 戚太后暂且垂帘听政,林贵太妃不明就里地站在她旁边, 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陈廷鉴先把豫王造反的檄文念了一遍。

    首辅大人沉肃的声音尚未落下, 大臣们就见薄纱似的帘后人影一晃, 发出“扑通”闷响。

    很快, 戚太后解释道:“林贵太妃惊闻此讯,晕倒了, 应无大碍, 诸位大臣请继续议事吧。”

    大臣们能商议什么,一个个的都在唾骂豫王狼子野心,当日先帝在朝堂上吐血,临终遗言众臣听得清清楚楚,先帝若真想更换储君,遗言能不交待?当时先帝托孤之后尚有余力交待驸马好好照顾女儿,足见神智清明,一点可都不糊涂。

    再有豫王往戚太后与陈廷鉴身上泼的脏水, 那就更荒谬了, 以前哪次陈廷鉴见戚太后,先帝或太子肯定会在一个, 更有大量宫人作陪。

    总而言之,文武百官公认豫王的檄文全是污蔑构陷,纯粹是为他造反瞎编的名头!

    给豫王定下“造反”的罪名, 接下来就是商议如何平定叛乱。

    豫王号称手下有二十万大军,其实只有十万左右是朝廷卫所的正规军,其他十万都是藩王私兵或是倒戈的官府守城兵,好比将各地的散沙临时倒在一块儿,不足为虑。

    所以,陈廷鉴建议不动北边的边疆守军,只从山西、陕西、湖广、南直隶、山东调兵,各出三万兵马从河南周边朝京师方向包抄,断了豫王大军窜逃他地的后路。京城这边再从二十六卫里派遣十个卫所五万余将士,与保定府、真定府、大名府的守军联合成一支十六万大军,作为平叛的主力。

    戚太后拨了拨手腕上的檀木佛珠。

    轻微的声响传到少帝耳中,少帝便道:“阁老此谏甚为稳妥,准奏。”

    百官也齐声拥护。

    随即,京城二十六卫的指挥使都出列,站在大殿中央,主动请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