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天王巨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5章 拍摄成本(3/6)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因为当时船上绝大多数人都穿戴有救生衣,遇难时他们大多都远离船体,飘散在海洋的各个角落且承受着深海处每平方英寸6000磅的水压,几乎不大有留存下来的可能。

    因此,普通逝者亲属很快就放弃了打捞,但均表示会持续关注。

    而一些特殊逝者的亲属,却坚持要打捞。

    这些人都来自一些官宦商贾之家,当年钢铁号作为永不沉没的巨轮,能登上头等舱的基本上都是非富即贵。

    他们远航也是为了做生意,因此随身携带的珠宝首饰等珍贵物品,数不胜数。

    那么,以当时那些人在船里留下来的财富来说,放到现在,不说富可敌国,但也绝对能让许多普通人一生衣食无忧。

    这就是他们热衷、请求打捞的最大诉求之一。

    不过,很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各国相关部门都相继表态,无法完成打捞钢铁号这一举措。

    一是因为原本坚固的钢铁号,在经历了百年海水的侵蚀,以及深海水压的破坏后,已经变得脆弱不堪。

    如果贸然打捞,等待它的注定是散架,甚至是粉碎。这样一来,价值就大打折扣,也不符合人们打捞它的初心。

    二是即便不会对钢铁号产生毁灭性的打击,但想要从深海3700米处打捞起总重量超过45000吨的钢铁号号,也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

    哪怕打捞技术允许,打捞成本也会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至少就利益层面,现阶段是很少有人愿意去承担这样一个巨大的支出。

    三是就目前而言,从技术层面上看,打捞还是一个不太能实现的问题。

    因为钢铁号沉船的海域,存在很多水下峡谷和坑洞。

    海底地势复杂,因此,目前还不具备能够安全将其打捞上来的技术和能力。

    各个条件逐一分析,头脑发热的人们很快便认清现实。

    于是,数十年来的未解之谜,甫一公布,在热度上也仅仅保持了不到一个月,就逐渐被人抛诸脑后。

    韩森对此表示理解。

    前世泰坦尼克号的残骸,在1985年发掘出来时,也是轰动一时,但没多久热度就迅速冷却,人们对于一个消散百年,沉默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