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抓住把柄,然后成为日本人安插在各个地方的情报人员,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万一就有组织监控之下的漏网之鱼呢?
所以一般情况下,田中雅这种人员在摸到身后联系的一条线的情报人员之后,很快就会抓捕控制,以免她腐蚀更多的人员,这田中雅蹦跶了两年,怎么想都不正常啊。
这么想着,更倾向于怀疑是组织上相关线条的情报人员出现意外的易寒星找到了自己的上线赵教授,反应了这一问题。
“本来我是不应该说的。”易寒星和赵教授提及:“这是我之前在其他地方的时候发现的情报线条的问题,所以想请您问一下上级,关于日本人的“红”计划,实行阻拦计划的同志们都还好吗?我碰到“红”计划相关的人员,应该怎么做?”
赵教授立马明白了,重复了一遍,和易寒星确定需要汇报的内容:“是你之前在上海或者香港的时候发现的日本情报活动,组织上有同志们在负责,但是你最近发现该项计划中你认识的人出现在昆明,所以想问一下组织我们后续要怎么做?”
“是的。”易寒星点头:“日本人这个计划影响的范围可能会比较广,所以我很担心放任下去会引起很不好的情况,而且对方也认识我,我不确定要怎么把握和对方相处的尺度。”万一就有未来的军官、科学家、机要人员被策反了呢?
赵教授点头:“我会立刻联系上级向上汇报,及时和你反馈,在收到反馈之前,你注意不要打草惊蛇。”
易寒星点头,心想自己先躲着田中雅走,想来田中雅一时半会儿也来不及关注附属中学的小娃娃们,只要两人不碰面,也很难打草惊蛇吧?
被易寒星关注的田中雅确实是没空关注附中的学生们。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易寒星当年在香港搞得周考月考小考大考分类考的启发,周毅之之前就和易寒星说过自己就读的重庆学校也出现了不停考试的情况,而作为与时俱进走在时代前沿的西南联大,学校的老师们不可能不采用这种手段,将考试这个法宝运用好、将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标准。
在大三大四之后,大家学习的比较深入,可能考试会减少很多,但是大一打基础的阶段,特别是预科这种最基础还需要筛选人员的阶段,老师们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