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峨眉祖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渔家傲·三十年来无孔窍(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船家有无量智慧。”

    仙祖并不讨厌佛陀,甚至有一点点喜欢他。

    “如梦似幻,魂如至西天婆娑,石佛后来明白,他眼中所见,皆因姑娘纯净之心所成就,心如赤子,故使石佛也得见灵山。”

    白衣僧人:“后来,亦是同一年。”

    他望向李辟尘。

    但是后来,天尊夺了他的灵性,剥了他的肉身,把他的躯壳压在万世青城的巅上,把他的灵光打落凡间,不断转世轮回。

    “直至……那一年。”

    这句话说的有些奇怪,很多人都没有听懂,但是白衣僧人听懂了。

    话说到此,诸人反应,原来石佛不说之前事之后续,原是因为那龙禅寺上下已被他斩了个干净!

    而李辟尘看向远方。

    “姑娘在说,石佛在听,天地之中有经,但随着姑娘的到来而全都不再念诵,石佛听不见天地经文,但冥冥中,似乎看得一座高山,西天灵鹫,大雷音寺,阿弥陀,世自在王,释迦如来,皆向石佛问好。”

    那是他的故乡。

    白衣僧人的声音冷冽下来:“所以我才说,书生故事中,天子当死!因为他有业火缠身,本就命数已至!他不死,谁去死?”

    “只是阿弥陀不愿自己沾染业果,这才有了八部天龙,金刚明王,但佛亦有霹雳之相!”

    “杀生护生,佛便一定是慈悲的吗,佛便一定要为众生计吗,佛便一定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吗,佛……”

    他自己都未曾证道大觉,虽证如来,但还没有突破最后的关口,不过作为世间仅有的几个不受束缚的至真境强者,在仙祖的眼中,还算是马马虎虎吧,也是得了正果,没事想起来时,可以提一两次的人。

    而白衣女子的眼中,也有些许涟漪。

    “三十年前,在雕师离开之后,石佛见到了一个书生。”

    “旁人半世流离,难道最后只换来你一句放下屠刀,就让他立地成佛?”

    白衣僧人叹息着,却是用一种极度怀念的语气。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名为亡何的太上,他因为过分强调宿命而与荡剑天尊论道,说自己十万年内必有一死,荡剑天尊不喜他言行,于是便帮了他一把,一剑把他砍了,却又在他坠入冥海之前把他救了。

    “顽石从没有见过如此纯洁的人,但是正是这般的心灵,却被一层层杀气与血气沾染包裹,顽石不能开口,自然不知道姑娘的过去是怎么样的,那个姑娘在山海上待着,一路看了很久,很久。”

    “既要去死,数百年前何必苟且偷生!”

    佛陀道理有可取之处,但不可尽听。

    白衣僧人不知道李辟尘目光中的含义,他继续讲述着:

    “何为放而不求?人生在世,无欲便不起尘埃?”

    但是这位白衣僧人不同。

    白衣僧人自称是来追回少女的,但一个是佛,一个是妖,看起来应该是势同水火之人,但佛说要渡妖离去,而妖只是在找能够埋葬自己的地方。

    “身为舟船,气为铁浆,日月当空,汪洋有行!”

    白衣僧人看向所有人:“我得道尚浅,终究难以彻明佛意。诸位见佛,佛是何意?”

    仙祖打了个哈欠。

    白衣僧人道:“一把净火佛光,送龙禅寺众僧成佛!”

    “很久很久以前,青门山海中并没有人烟,天地是寂寥的,唯有那高原上的,被称为海的大湖存在,天是青色的,海是苍色的,山岳是高渺无垠的,当雾气翻滚起来的时候,便宛如有无数条怒龙在其中上下翻飞。”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石头都有这种机遇。

    白衣妖女忽然失笑,低下头来。

    人间佛子,敢于如此斥佛祖?

    “既见西天灵山,何须再闻天道?”

    “若你不愿死,世间无人可杀你,三十年前的白衣姑娘,三十年后不是已经洗净了身上血么?天地厌弃,则入目万象皆是劫难,与你又有何干!”

    白衣僧人说着,用一种极其感慨的声音与语气,又带着苍凉婉转的叹息。

    白衣女子不答,侧过了头去。

    “青门山的桃花开了,苍灵海也化为一片丹霞,姑娘来到这里,看着寂静的山与海,放空的心灵中,顽石所感觉到的,是世间最纯净与最近于道的魂魄。”

    “身虽矮小,但气意,欲与天齐高!”

    “数百年的恩怨,还要纠缠至如今!妖女啊妖女!我是佛,我都看的出来,世间一切入你眼者皆是劫难,而你却要自损于劫难之下吗!”

    世间六根不净者众多,身陷业障者更甚,有些人吃斋念经,心中想的却全都是龌龊贪婪,有的人吃肉喝酒,但心中却满是慈悲为怀。

    白衣僧人看向士兵:“你也杀的好,杀的痛快,对敌人慈悲便是对自己的残忍,佛乃天地正行,绝不是两头翻倒的不倒翁!”

    “似乎是三千年的天地精华都汇聚到了那里,这块石头没有名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