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但是他确实是看见了。
“蠢货不得长生!”
李辟尘看了一眼那山门,对仙祖笑道:“小山小水小仙人,仙祖要看一看人间的宗门么?”
衰老是世间众生的大敌,但天地之间,不得长生者如亿万尘沙,譬如黄河,又似繁星,多不胜数,而世间得长生者,相比于众生,也不过一山之辈,看似百人千人,尽是御剑乘风,然人间能登山上者,十万中可有一人?
浮庐,是当年李辟尘在龙华境外看到的那只巨龟,天荒经卷中有描述,号称“背负青天”,因为浮庐极其巨大,并且寿元极长,往往沉眠再醒来,背上已是三四百年过去,化为一片青山碧水。
仙祖与李辟尘离开那座山门。
他微微一笑,算是释然,有这种本事的家伙,也不会在这里偷听自己讲法,而且还光明正大。
李辟尘微笑:“世间真仙,点醒羔羊,使众生不入歧途,无为之为。”
不过这看似是调侃与讥笑的话,放在眼下的情况来说,未必不是正确的。
电转雷惊,自叹浮生。
“简直是放屁。”
人流人聚,仙祖望着前方,看着四周,那些人从太一与太乙的身边走过,却全然看不见他们。
李辟尘心中思量,之所以地仙见得仙祖,恐怕是因为那件事情。
边上的弟子们此时登然大惊失色。
李辟尘:“那是世人眼中的仙,飘然而独立,御剑乘风,扶摇九天。”
李辟尘指着那个御剑的人仙:“他现在的样子,确实是人们心中的仙,但是他一旦落下,一旦有人拜山,一旦凡人和他相处日久,就会发现,他也不过是力量高些的人罢了。”
仙祖很不高兴。
李辟尘则是心中微笑,不是他有什么高论,而是仙祖听闻此人间之辩后,必然被激。
从此以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他疑惑不解,而且从古以来,他从没有干过这种事情。
“道友有何高见?”
那“弟子”道:“我从未掩饰自己,只是众生愚钝,见不得我二人罢了。”
师涛真人愕然,随后失笑道:“道友何必借我宗门弟子躯壳开口?”
李辟尘笑着点头:“我与仙祖所行之路不同,但理想都是相同的。”
呼……
苦海无边,天河无垠,流浪看成百漏船。何人解,问无常火里,铁打身坚。
李辟尘:“看仙。”
李辟尘:“这是世间亘古以来的大愿,或许是突破第十五尺的契机。”
既是有些模糊,凭借自己的眼神都看不清楚,那估计是某两位地仙,出阳神而至此间。
李辟尘:“仙世人间,仙世在人间上,但却与凡俗不脱关系,太一只见到远方那座山上,不过是一些人仙驾驭的剑光,但却不知道,便是此一步之遥,就是仙凡两界。”
但那位元神真人听见了。
仙祖昂首,却也顿了一下,回头去道:“也请太乙上宫?”
边上有人连忙拉扯这个弟子,低声呵斥:“真人又不是问你!”
元神地仙开始讲道,并且有意无意向中央那二人宣说自己的道理,这倒是美了下面的弟子,很多人便觉得,这一次的讲道,师涛真人所说的道理着实是浅显易懂了很多。
“地仙不断长生果,永不得长生。”
须臾便是华颠,收拾形体方归自然,何须着意,求生问舍,生须通达,死要名传。寿夭穷通,是非荣辱,此事由来都在天。
“自身不登荣,便不知向生,天出阳光,地生桑麻,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存……”
“当然,也有更强大的,能够真正匹敌天尊的,毕竟四百大衍活下来,这帮乌龟的本身再是幼小,也早已经长得和浮庐似的了。”
有一位仙人驾驭飞剑从对面的高山上飞出,他剑啸瀑布,断穿流水,于是沧浪也为之欣喜,禽鸟也萦绕在他的身边。
“天地是自私的,是为生存,众生也是自私的,是为生存。但如果天地与众生竞生,众生必远不如天地,故莫要说长生,便是连‘生’都不得了。”
仙祖在听着。
李辟尘向前引领:“来,请仙祖上宫。”
听见太乙夸赞自己,太一显得很高兴,微微昂首,很是骄傲般的道:“那是自然!我可是开道之祖。”
李辟尘失笑:“世间不是何人都有仙祖的法力,也不是何人都有仙祖的智慧。”
这就好像某世之中的某个名言“他不过就是个开创仙道的,懂个屁的仙人”。
仙祖撇撇嘴:“不过是一些与世长存的乌龟罢了,元始天尊曾经觉得他们是自己的威胁,那是因为这些神灵从不入世,就像是在等待什么一样,而他们的数量又过于繁多……你还记得龙魔么,这帮神灵和那个东西差不多强。”
宫阙中升起荡荡清风。
师涛真人:“天地自古有之,绵长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