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鹿(火帝):“没有这个必要,那是众生沉沦的地方,亦是过去与未来纠缠厮杀的位置,更是空空荡荡的众生故乡。”
那我们,修的是什么?
李辟尘:“至真境中有什么秘密吗?”
李辟尘:“真的想寻到入口,看一看啊。”
谁又敢拍着胸脯保证,道一定是存在的呢?
而十年积攒的力量,并不能激发一位太古时代的影子,故而用上八千年,亦或是八万年来所获得的伟力,才不过能在这浮黎境中呆上八百个呼吸罢了。
九色鹿恢复了正常,她晃了晃脑袋,而身边的那束火光开始黯淡,连山氏的容颜变得无比的虚幻,最后化作轻烟散尽。
九色鹿(火帝):“大圣的死,和凡人的死不太相同,你知道的,大圣们在过去的道影停止了,故而死去的是未来,而非过去。”
李辟尘:“一切源自于偶然,属于未来的偶然。”
是的啊,这样看起来,那些自称掌控了无数人间,更是诸多天域之主,连苍天青天都要叩拜的大圣们,事实上也同样都是一些可怜人。
话语之中的晦涩之词很多,李辟尘还难以理解其中的真相,只是笑了一下,道:“真的没有必要吗?众生沉沦之所,莫非连天尊也会迷失吗?”
神烈的战名出现了,在这一刻被扭曲,在浮黎境中被转变,李辟尘望向那两个字,此时神烈二字已经成为了新的名讳,代表着光明与火焰。
“传说连山氏曾经把自己的血洒落在乾坤之中,遗留了无数的血脉……”
九色鹿(火帝):“会死,强如大圣也会死去,如果无法活过来,那就真的死了。”
东汉王符《潜夫论·五德志》:“有神农首出常羊,感任姒,生赤帝魁隗,身号炎帝,世号神农也,代伏羲氏。”
山一重,水一重,谁看到的又是真的呢?
所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所有人皆在天之下,凡超脱天者,必仍在道之下!”
“但是至真境是一个奇怪的境界,事实上,在亘古以前,并没有至真的存在,是直到我逝去之前,才出现这个境界。”
“光阴在向着前面奔跑,大圣们的过去不可更改,故而他们把‘当世’保存下来,死去的是未来的影子,也是未来的自我,杀掉了未来,但当世依旧存在,故而又能创造出新的未来。”
“古往今来,没有人能找到浑沦与太一吗?无何有之乡到底是什么地方呢?”
“然——!”
“我们本依靠道而生,若超脱道之上……我们还真的存在吗?”
九色鹿(火帝):“天尊自然不会,他们已经超离了这个世界,事实上,也只有天尊能够在无何有之乡内来去自如,剩下的,就连至真也达不到。”
修道修至如今,却修了个不存在的东西?
“从未来到过去,偶然本就是必然,无数的未来,无数的巧合,不断的变化,但当这些变化定格,它们也就成为了过去。”
李辟尘:“不明白,死了便是死了,难道还能自己活过来?那幽黎天岂不是威严扫地?”
ps:大庭氏,为古中国上古七十二帝之一,炎帝本部,曾经出过数位炎帝,连山,大庭,共工,祝融,皆是从炎帝部落(大庭氏)中走出来的,包括最广为人知的炎帝神农氏(所有的炎帝都被称呼为神农氏,这是世号)。
这就是大圣化至真必死的秘密,李辟尘明白了全部,这涉及到了岁月与光阴,果不其然,大家还是在浑沦和太一的争执中,在夹缝里求得生存。
有宏伟的钟声响起,传遍了浮黎万象之境。
这是一个极其高深的问题,任再是强大的人也会答错,因为不知道怎么去回答,更不知道怎么去解释,对于道,妄下论断,所有的解释都是基于自己本身所处的高度来回答的。
老农开口了,声音清晰的传入了李辟尘的耳中,这时候,李辟尘才想起来,这浮黎之境内,一天便相当于人间的十年。
“终于结束了吗?在浮黎境中,用人间的力量,居然能支持如此之久啊,纵然是连山氏也不可能在此久待,若是归藏,倒还另言。”
九色鹿(火帝):“那便是必然,属于未来,便是太一给予的必然。”
和自己想象中不太一样,而如今的岁月,对于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的解释也很有意思。
闻人牧处于懵逼的状态,他摸了摸自己眉心,那里面印刻了新的名讳,是穹昊,也是连山赐予的名字。
冥冥中仿佛有什么声音在响,似乎是李辟尘自己脑海中划过的灵光惊雷,又好像是附身在九色鹿身上的火帝在说话。
李辟尘脑海中的声音在回荡,可以确定了,那正是火帝的自问自答,而此时,九色鹿眼中的火光开始散去,这位古老的至尊终于消失,但他并没有把话说完,不过,李辟尘感觉到了,他的消失仅仅是对话和显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