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道若弦通天正,半世苍生半世尘(1/2)
这不是没有字。
至道无难,追逐大道之人,前路不会有任何阻碍可以阻挡,只需心如金刚神铁,则无坚不摧,则大道就在前方!
请仙尊者郑重收下此二物,看那碧叶之上留下四字。
我若为心,是为元心,心中无憾亦无惧,人定胜天。
“但,又说大道既隐,是在喻示我将死去?”
这个仙,指的是“得道者”。
“道者,一也,然虽为一,却不可尽说不可尽言,此前有人言,可说不可说,尽于后人猜测,正是这个道理。”
“铜山西崩,灵钟东应,大道若弦,大道既隐……天意难违?天意可违?!”
【殊道同归】
“是的,衍化你们的道。”
“人之道,武中求,战中得,斗中来,纳道为己用,以己道破万道!”
石人出声,可说不可说,正是之前李辟尘与光同尘论道时的观点,此时它的声音在每个人的心中响彻,然诸多仙圣虽然听得它语,却没有一人睁开眸子。
人之道为自身之道,天之道则需要用人之道去感悟。
“多谢天道!”
四个字显化在碧叶之上,银叶闪闪发光,空白一片。
“我有很多话想要和你说,亦有很多的字想要送给你,但思来想去,天道不该偏颇,人道为人自己所铸,人若如木,自拿玉山之锥而刻,虽有痛楚,但一步一步,正化作过去不曾出现的模样。”
石人动指,于是火树银花上落下一片叶子,同样归在徐无鬼的手中。
但是也仅仅只有形体罢了,所以他们在尝试触碰,在用人道来体悟天道。
得天人授授,其受用无穷。
诸人还不曾得道,只不过是看见了道之本身。
而是字留给人自己写。
正是悟道。
【铜山西崩,灵钟东应】
可说不可说。
有字的表示人之道,无字的表示天之道。
诸仙圣盘坐下来,此时最后一人苏醒,李辟尘睁开双目,一声钟响茫茫而走,如轻雷过天,却有蹈海之力。
请仙尊者曾经被土魁呵斥,心中有障,此时道心有坠,得天道点醒,顿时行大礼而谢。
【圣道同源】
炽烈的气震动云霄,他口中念诵着山中的经文,天上的碧叶落下一片,这位仙人起身接住,在这最后山岳的巅峰处衍化属于他的道。
这时候,有人睁开了眸子。
李辟尘盯着石人,言:“大道若弦,天道言我正直高雅……言过,我当不得!”
那天上落下碧叶,此时显化于李辟尘手中。
万人之道合一,为铸一神之道。
岁月如水东流去,待到天上日月更迭,待到山巅春秋轮转,石人忽然有了动静。
音如雷霆,直入心中!
是曰:
仙经袅袅,石人仿佛是在对一群无知者高谈阔论,然而它并不在意,它的声音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于念里响彻。
护佑大道而得死当无憾矣,此大道为何,便是自身之愿。
仙圣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曾醒来,而石人的声音仍旧弘大平静,如冥冥呓语在每个人的心中响彻。
徐无鬼开言,声音朗朗,震动云霄,而那片碧叶轮转,当中刻印一道篆文,留下四个字。
重要的是自己而非旁人,我足踏我道,我道非他道。
然正是此时,忽然再看去,石人无面而言语,却突然化出一双璀璨的眸子!
它在阐述它自身的道,身为天之道,自然所讲述的都是先天的规律,从大事来印证小事,从自然来印证虚无,最后言尽天之道理,再看向所有的人之道者。
他行三叩大礼,而后把两片叶子郑重收起。
他的身后显化出一片恢弘神庭,五楼十二城,当中百姓耕作,祭祀袅袅,有飞剑如舟船行与天穹大地,他的道,是世中神之道,是神中王之道。
李辟尘豁然起身!
“什么意思?!”
李元心看见此四字,于是轻轻笑起,对天道躬身而礼。
【至道无难】
这要问个清楚明白!
天不会留语,道不会言说。
光芒震动,第三位醒过来的是李元心。
所谓有字者人之书本,无字者自然为天之卷册。
……
而这片叶子与其余人的叶子尽数不同!
雷光降世,李元心身后显化出光芒,那是一片高天,亦或是一片汪洋?如果同山之人看见,必然要感到惊诧,因为李元心的道,居然是最奇异的。
一片碧绿的叶子随之落下,而这位仙人的身后衍化万千霞光,当中有飞禽走兽,山石流泉,最后尽数化作护法小神,皆作光雨灭去。
无数的仙圣渐渐尽数苏醒,他们念诵着经文,天道之前的阐道之言彻底刻印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