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实现海上互市,帮助大历恢复经济民生。
赵冉一直将此事放在心上:“西海航道贯通事宜刻不容缓,杜隐丞已经伏罪,由工部接手正是合适。工部尚书,此事交由你来安排,霍将军那里有完整的西海航道图,你们向他去要。”
航线预计在年内便可打通,到时海上贸易往来皆要官员在其中调度。
林霰建议道:“各地巡抚恐无心力分管海事,臣以为可在航道沿线设立海市司,专门负责航运,不仅要安排调度,往来收支也要分列明细,以便查账。”
如此一来,吏部也领了活。
六部吃粮不管事不是一天两天,现在的六部是林霰重新清理过的六部,撤去了很大一部分人,也任用了许多新人。新官上任三把火,几位尚书都想做出点政绩,但前车之鉴,赵冉不想重蹈覆辙,趁今天这个机会也给新六部立了立规矩。
赵珩既然已经举起反叛大旗,从前他手下的督察院、大理寺及各地驿站也要换人监管。
于是赵冉下令,从今日起,督察院与大理寺最高长官直接向他汇报,刑部协理。至于驿站,翰林院也有专门负责信件收揽的干事,便由翰林将驿站接过去,每日按信件重要程度统一上报。若是军情来信,不论轻重缓急,皆要第一时间呈报,不得隐瞒藏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整肃大历朝堂,赵珩还命刑部与翰林一同出台一部关于官员问责的律法,待法律成文后,大历在册官员必须依法行事,如有不遵守律法者,按法制严格处理。
内阁如今形同虚设,首辅之位空悬已久,始终不是长久之计。但任命首辅之事太大,即便赵冉暂代皇帝处理政事,也不好轻易下旨。
这个节骨眼上,内阁必须要重新运转,赵冉只好先命林霰代任首辅之位,兼管翰林,待皇帝清醒后再做定夺。
如此,林霰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入朝议政。
早茶吃的差不多了,还剩最后一个议题。
究竟派谁作为和亲使臣护送赵安邈去回讫。
老皇帝还醒着的时候态度很明显放在那,这个人就是霍松声了,但谁都知道这个差事不好当,很可能有去无回,赵冉存有私心,并不想让霍松声做无谓的牺牲。
可这件事朝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