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钱马不停蹄接着搞请神节的事儿。
皇宫里头热热闹闹的不知民间疾苦,赵渊也不想听下面一日日传来的奏章,睁只眼闭只眼,让官员自己弄去。
富商们借了朝廷钱,心里都有杆秤,朝廷不差钱,因此将钱利提的很高。
可南方在此时发生暴乱,朝廷为了镇压闹事的流民见了血,更大的乱子还在后头。
南方各州都传遍了,朝廷根本没钱办请神节,将主意打到田税上头,这才招致流民祸患。
富商重利,赔本的买卖可不想做,盘算来去,还是怕竹篮打水一场空,便联合着上报到州府那边,要朝廷一句准话,眼看十天就要到了,本钱多少,利息多少,朝廷能不能按时归还,如果不能,加利几成,再谈新的借期。
可州府压根不知道朝廷找商人借钱的事儿,更没见过颁发这道密令的人。
朝廷借贷州府长官不可能不知情,按照常理,那签发下令都该是知府亲自下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