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少将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7章(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一夜之间,百姓群情激愤。

    他们烧毁了靖北王在各地的铜像,铲平他与两个儿子的衣冠冢。

    戚家从忠良义士,沦为万人唾骂的卖国贼。

    从此之后,“戚”这个字成为国之禁忌。

    任何为靖北军说话者,不论缘由,一概下狱。

    漠北成了受中原人唾弃的蛮荒之地。

    霍城被赵渊勒令回朝,回讫趁机占领敦州,漠北十城民不聊生。

    戚庭晔的遗腹子此生不可用父亲姓氏,在大战中幸存下来的靖北军将士受到牵连,斩头的斩头,下狱的下狱,活下来的日子也不好过,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要么抑郁而终,要么隐姓埋名,后半生都要夹着尾巴做人。

    赵渊对靖北一支可谓是赶尽杀绝,斩草除根。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人敢在他面前提靖北军,提戚家。

    除了霍松声。

    霍松声不止不信戚家谋逆之言,而且屡次上书陈情,请皇上彻查此事。

    赵渊当时正在气头上,一怒之下将霍松声打的去了半条命。

    就这样,等霍松声能下地了,又不顾圣怒为戚家说话。

    事情的结果最终以赵渊妥协告终。

    但他这次妥协不仅仅是因为霍松声。

    那时回讫越发猖獗,大批敌军驻扎在漠阳关外。如果再不派兵镇压,漠阳关一旦失守,回讫便可入主中原。

    霍家与皇帝交换了条件,以兵权换兵权,保住了漠阳关。

    从此霍家正式退出长陵权力中心,霍松声甘愿被牵制于漠北,就此远离朝堂之争。

    最开始在漠北的时候,霍松声不止一次试图找寻证据为戚家翻案,可戚家出事没多久就被抄了,早已沦为一片废墟。那封指认戚时靖有罪的密信,也早已被封存于大理寺,与皇帝的封口令一起,永远不见天日。

    这么多年霍松声若说一点没有感觉那不可能,皇帝打压武将、掌控皇权的意图太明显了。这位从封王皇子与军权勾结谋夺王位的乱战中走出来的皇帝,绝不允许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只是霍松声一直不敢往下深想。

    那会让十万靖北军的丧生与自己十年来的坚守显得荒谬又脆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