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君有问过宋乾、鲁阳等金吾卫,那日的殴斗的前因后果。
可惜他们醉的厉害,只记得对方挑衅,他们被激怒,就动了手,其他的一盖不清楚,更是没发现任何异常。
至于宋乾为何执意要邀约鲁阳一同去吃酒,坏主意确实是有的,可就是灌酒之类的把戏,但他确实并非突发奇想,而是有人在他耳边说过一嘴,教他记住了。
然而那人拎出来一问,也不过是随口一说,再细问,才说也是听到别人说的,但具体是谁,就说不出了。
这种种放在一处,说没问题都不可能。
可有没有问题,查不出证据,且殴斗是事实,陛下乃至于文武百官和民间已经定性为醉酒失德,该造成的结果已经造成,她若是再深究,也没有意义。
第一次金吾卫殴斗,她彻底认清,决定留在京城。
第二次金吾卫殴斗,朝堂又带给了她新的认识,所幸她已经不是当年初入京都的裴君,能够从容应对。
春闱之后,很快便是殿试,颜向阳和裴向、裴六叔裴定之全都榜上有名。
颜向阳被陛下钦点为探花郎,风光无限,前途无量。
裴家也在为又出了两个进士而低调庆贺,裴君对他们两人的安排,依旧如同先前的裴司一般,远远地外放出去。
原本两人应该先行回乡祭祖,待到任命下来,再去赴任,但老郭氏的身体已快要油尽灯枯,因此他们商定后,便决定留下来,若真有个万一,也好帮忙料理。
其实本来可以不必让隔房的侄、孙留下,但近日,弹劾裴君“严酷”、“霸道”、“擅动私刑”“渎武”等等的折子如同雪花一般飞入宫中,明帝不似从前那般与裴君君臣相得,全都压下来,反而还训斥了裴君。
京中皆在传言裴君与陛下离心,以崔家为首的敌对官员开始使劲办法攻击裴君,十分难缠,裴君要适当地处理反击,府中难免有顾不上之时,便没有反对六叔和族弟留下。
裴定之和裴向听到外头愈演愈烈的传闻,十分担心裴君,只他们都帮不上忙,唯有尽力安抚老太太。
但老太太不知为何,还是知道了外头的事儿,直接吐了血。
裴君一得知“老夫人不好”的消息,便从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