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4章 第134章(3/11)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的累了,可还是要出言反对。

    然而燕王能反反复复拿出新的理由,一个细小的理由他也能放大成对大邺有大利,反对的官员们却无法提前预估并且作出准备,只能临场应对。

    今日燕王直接算起账,税收合理减轻,百姓手中多一文钱,慢慢踏实,终有一日会花出去,而商税降低,成本降低,货物降价,更多人有能力购买,自然卖出去的更多。

    反过来,商人卖出的货物变多,生意就会做的更大,交的税自然就会增多,国库就会充盈。

    所以减税,短期看有所损失,长期看受益更多。

    按照燕王所说,确实像这么回事儿,但世家门阀豪族的利益却并不能如此算计,朝上

    诸人反驳再三,而燕王始终不紧不慢,大有这次不行下次继续上奏之意的淡定。

    反对的官员一见,便想要拉拢其他人站队,早些中断燕王的所作所为。

    有问及谢尚书希望他表态的,也有问及俞尚书、杨尚书等人的。

    谢尚书是广陵谢氏出身,按理应为世家张目,站在反对派一方,然他本人老谋深算,又自信对谢家的掌控,不愿得罪燕王,便只说遵从陛下的决议。

    杨尚书任刑部尚书之前做了多年的大理寺卿,为人有些刚正,他也知晓,便并不应和。

    俞尚书圆滑许多,口中说燕王言之有理,又说另一方亦有道理,一脸的为难,看似说了一大堆,实际话里完全没有一丝确切的偏重。

    反对派不甘心,朝臣中间瞧了一圈儿,最后落在跟燕王并肩作战七年,归京后却并不亲密的裴君身上。

    他们心存期望,裴君一直未曾对燕王所奏之事表态,兴许是两人不和了,会站在他们这方呢?

    “裴将军对此,可有看法?”

    反对派中一官员话声一落,满朝文武皆看向裴君,连明帝、燕王亦然。

    裴君目不斜视,跨出一步,没有和稀泥,反而冷然地说出选择:“禀陛下,臣赞同减轻民税。”

    而她的直接,教殿中霎时一静,朝臣们皆是顿住,各自思量。

    燕王眼中有情绪一闪而过,而后归于平静。

    明帝这两年越发深沉,轻易教人看不出神色变化,此时也是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