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的那般大度宽广,他儿子能够靠自己的本事再争得校尉之职,他面上岂不是更光彩?
是以,娄府尹一改先前的咄咄逼人,瞬间春暖花开,“裴将军统军多年,到底更懂得调|教将士,下官羞愧,羞愧……”
裴君又看向定西侯,明帝满眼兴味。
“罗侯,令郎颇善交际,且审时度势、灵活机变,从前或许是松散了些,加以约束培养,兴许大有作为。”
裴君对罗康裕的称赞毫不吝啬,“不知令郎书读得如何,说来以令郎的表现,只做一个金吾卫校尉,实在屈才。”
明帝眉头微微一动,眼神中略有深思。
而定西侯万万没想到会听到裴君这样一番称赞,十分混乱,这说得是他那个混账小儿子吗?
可裴君动手起来毫不顾忌家世背景,或许……是他没发现?
“罗侯?”
定西侯回神,略显犹疑道:“康裕顽劣,不爱读书……”
裴君猜到了,否则罗康裕为何与一群纨绔为伍,不过她依旧十分笃定道:“正因如此,更该严格约束。”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
定西侯总觉得他要是答应了,他儿子日后便要水深火热了……
不过他们答不答应,金吾卫都是裴君说了算,她只是应明帝所说,婉转了些而已。
但这效果对纨绔们的长辈似乎出奇的好,她一转头,眼神正对上目光灼灼的安平侯,一顿,勉强夸赞道:“宋乾……为人直率。”
没了?
安平侯等了又等,依旧没有下文,忽然火大,直接冲裴君翻了个白眼。
“呵呵……”敢在太极殿这样笑得,也就只有明帝一人。
明帝起身,招呼众人随他去御园赏景,闲话家常似的说,“儿女在长辈跟前,永远是孩子,可这出了家门当公差,便不能以孩子看待了。”
他就像个寻常人家的父亲一样,却是轻易地揭过弹劾一事。
“朕记得裴卿写过一篇祭文,其中一言为‘少年束发,拂手别亲’,朕便想到当初朕的珣儿北上参军,朕亦是心疼不已,却也只能放手。”
“想必信国公和裴卿的长辈亦是不舍心痛至极,还有诸多年轻的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