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起》
政事堂外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音。
哒、哒、哒。
羊皮小靴踩出来的轻快步子, 和朝臣们四平八稳的步伐截然不同,清脆又调皮。
政事堂里端坐的几位朝臣眼皮子齐齐一跳,各自放下手边的公务,起身迎接, 齐声道,
“臣等参见皇太女殿下。”
姜鸾今天穿了身干练的翻领窄袖胡服, 未施脂粉,也没戴头面, 只简简单单的缀了一对东珠耳饰, 一支长玉簪挽起满头乌发,眉心一点鲜妍的梅花钿, 映在瓷白的肌肤上。
背着手溜溜达达地进来,往正中坐床上盘膝坐起,左右打量。“裴中书今日不在?”
今日政事堂里,王懋行王相不在,递了告病的假条子。
坐在首位的是李承嗣,李相;次位坐的是御史中丞崔知海。
李相是个面容清隽、五十来岁的文官,士族出身,但是家族和四大姓的势力不能比,在朝堂上行事向来温吞。
他抚须笑答, “裴中书在。刚才被人叫出去, 许是有些军务要商谈。过一会儿便回来了。皇太女殿下找裴中书?”
“不找他。”姜鸾坦然自若地答, “没什么事,过来转转。你们继续议你们的。”
几位宰臣捡了些琐碎的政事商谈起来。
八月里一场京城动乱, 险些再次动摇了国本。好在有惊无险,尘埃落定,夜入京师的乱兵被当场剿灭, 罪首朔方军节度使韩震龙定了个谋逆的重罪。
延熙帝病重驾崩,谢皇后被尊为太后,八月国丧期间离开京城,去百里外的离宫荣养。
二十七日国丧期过,晋王登基为新帝,改国号为‘端庆’。
那是九月里的事。如今已经是十月了。
自从新帝登基,在八月动乱里助力新帝登基的各家势力,各有封赏。
裴显作为再次平定动乱的首功之臣,除了统领京畿军务,还兼领了中书令的职务。
这是省六部里的中书省主官,正二品高位,向来是皇帝亲近的臣下才能获得的职衔。
更重要的事,接下中书令的职务,裴显在朝中的身份从此从武将转为文臣,有拜相的资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