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铁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36章 走向新边疆(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你已经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但现在该是你开始引退的时候了。”

    “万户”!

    就在这时,朱明忠听到从远处传来的巨响,在一片黑暗中,一团明亮的火焰在发射台上突然喷发出来,然后在那一大团火焰中,喷吐着烈焰的火箭开始缓缓的上升……

    “这标志着北美重归诸夏大家庭之中,也意味着所有的猜疑与误解都得到了解决!”

    对于世界而言,这当然是件好事。

    现在,人们对于这个黑色的“保护伞”已经极为熟悉了,在过去的八年间,保护伞公司涉足了许多领域,但众所周知,他一直在引领着世界的潮流——科学技术的潮流。

    隔着玻璃窗,朱明忠听到演讲结束之后,记者们用劲力气为鼓掌,他们的鼓掌声整整持续了差不多10分钟的时间。

    一个星期以后,法兰西开始将其位于德意志诸邦沿线的第一批战斗部队加以收缩。收拾他们的装备,从设置铁丝网障碍的前线后撤了。

    但是,因为技术等各方面的现实问题,计划的第一阶段,是把人造卫星送上太空。

    在心理上,他是一位老人了。

    “顺利,‘万户’顺利赴约。”

    在过去的几年间,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是突飞猛进的,曾经不显山不露水的电子计算机,终于在各个领域展现了他的重要性,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研究新型的计算机,而保护伞公司仍然在这一领域内保持着领先水平。

    在喧哗的掌声之中,朱明忠默默的朝着海边的方向走去,很快,他就听不到掌声了,站在海边的他,可以清楚的看到那个发射塔,看到发射塔上的火箭,尽管只能看到一点黑暗中的光亮。

    肯定就是太空了。

    永平五十三年11月10日。这一天,在经过长达几个月的谈判之后,在帝国议会的诸夏大厅内,两个人向那张特地搬进去的狭长木餐桌走去,并在各自的座位上坐了下来。而电视摄像机借助将那张桌子照得透亮的白色弧光在凝视着,并把图像发向世界各地。

    这种疲惫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疲惫。

    “希望一切顺利吧!”

    “但愿一切顺利吧!”

    这里距离“万生石塘屿”的海岸只有10海里远。就在快到凌晨2点钟的时候,一艘武装快艇驶近了货轮,然后引领着货船向海岸的码头驶去。在武装快艇上有一位海军陆战队员,他的目光投向这艘武装货船,船舷边巨大的“保护伞”标志,清楚的表明着他的身份。

    (全书完)

    那么自己需要什么呢?恰恰就是别的老人们所需要的那样:在冬天的夜晚,坐在火炉旁逗孙儿、孙女们玩。

    朱简灿的代表北美的华夏帝国小心地在两份《中都条约》的文本上潦草地签了他的名字,然后把用红色皮革装订的两份条约递给了代表大明签字的朱简煜的面前。作为皇太子的朱简煜也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随后他们对着电视摄影机说道。

    只不过,与“曼哈顿计划”完全移交给军方不同,保护伞公司仍然主导着这一计划,而这一计划的核心就是要把人类送到太空中。

    但是在看着它的时候,朱明忠的脸上仍然流露出了笑空。

    这是他亲自为其命名,正像他用“东风”为导弹命名一样,只不过,军方并没有采纳“东风快递”这个建议,在他们看来,这并不够威风,所以他们采用山海中的上古神兽为导弹命名。

    不过,因为太空计划是保护伞公司作为主导,所以朱明忠的决定自然得到了尊重。

    当时间进入到永平六十年的时候,第一台个人电子计算机,终于在这一年的正月投入了市场,谁都不曾想到,这一天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此时,人们并不知道,昂贵的个人电子计算机开创了人类的电子计算时代,对于世人而言,这还只是“有钱人昂贵的玩具”而已。

    数公里外的观礼台上,来自各地的人们,都探着头张照远处的发射台,有些人甚至来自万里以外的俄罗斯地区,甚至来自法兰西。

    就目前而言,大明仍然保持着领先。

    当宇航员们已经选拔的消息传开时,会场上出现了一阵阵惊愕声,几乎所有的记者都纷纷兴起手,他们有太多的问题想要询问。

    大明的地理大发现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太多的改变,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地名。

    “很快,国家太空局就会成立,到那时……”

    长征一号!

    “这就是一场长征啊!”

    凝视着飞向太空的火箭,朱明忠的心里突然生出一个念头——代表着人类最尖端科技的“长征一号”,看起来就像是万年前人类第一次来到海边,放出的第一艘独木舟一样,这只是一段新的征程的开始……

    在随后的数年间,世界依然有条不紊的运行着,兴乾五十八年,法兰西加入核武器俱乐部,而此时,这个俱乐部里的成员已经有了罗马帝国和华夏帝国——尽管他重回帝国议会,但却是以帝国的身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