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铁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1章 少爷与家臣(2/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以为,我敢说,他很快就会摔个大跟头的。”

    丢下了这句话之后,李成昆这位天马汽车的第四代掌门人坐在他办公桌对着的厚玻璃板窗户向外望着。这时,南京的中心商业区里已经被暮色笼罩。大楼中间的几层里亮着电灯——在最下面的几层电灯是全天亮着的——而在楼顶的几层却仍然有充足的阳光。

    回头看了眼周维德,见他似乎有些担心,李成昆便笑道。

    李成昆想到了年少时一次与父亲之间随便的谈话中说过的话。

    “我知道了啦,这件事你去安排吧,哎,就你事多。”

    “确实没必要,大少爷说没必要肯定就没必要。”

    嘲讽之余李成昆冷笑道。

    “二十年前,在南京,有三家汽车制造企业,可是现在为什么只剩下了我们?”他平静地反问道。

    冷笑着,李成昆又说道。

    “还是先看一下吧!”

    “大少爷,话虽这么说,咱们总得看看的,当年老太爷说过,别人出的车,无论好坏,咱们都要买几辆回来研究一下,指不定……”

    “轿车最早期是什么人开的?是皇家,是勋臣,后来很多富人也买了轿车,轿车是什么?是身份,是地位的象征!我告诉你,这一点从来都不曾改变过。它从来都不是给普通百姓用的,普通的百姓,他们坐火车、地铁也就可以了,他们现在花三百块钱买了一辆汽车?那是汽车吗?”

    “维德,你不需要担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那就是一个铁棺材而已!”

    “一辆三百元的汽车!”

    喝了口茶,打断周维德的话,李成昆说道。

    这个“天马汽车”的格言,并非是随口杜撰的,当年在大明有很多汽车制造企业,为了争取市场,他们纷纷打起了价格牌,为了降低成本更是纷纷偷工减料。对此,他的曾祖李德益也就是天马汽车的创始人不过只是嗤之以鼻,在别人偷工减料的时候,他却狠抓天马汽车的质量,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当别人的汽车因为偷工减料而故障重重时,“天马汽车”却因为它的质量上乘,故障少而闻名,那怕就是贵上一两成,别人也会选择“天马”。

    “他以为,他造出了药,就可以造出汽车?真的是高看自己了,他以为自己能得皇家奖,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的?我要让他摔个大跟头,他不是想要造车吗?那就让他去造!教他一些商场上的规矩。”

    或许,普通人很难弄到一辆“甲壳虫汽车”,但是作为大明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的“天马汽车公司”却通过特殊的渠道从一家汽车行得到了一辆用作展览的“甲壳虫汽车”,尽管只能使用一夜,10个小时后就要还回去,可即便是如此,不过几个小时后,原本对它充满鄙夷的工程师们,却都沉默了。而公司的试车总工程师,更是有些难以置信地说道。

    了解大少爷脾气的周维德的话语,说的依然非常婉转。

    别说是作为记者的李吉川,就是连同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在得知这个价格后,也是惊讶的合不拢嘴。

    “这根本就是一个笑话,也就是用来哄哄那些普通的老百姓,三百元,甚至都买不一台好的发动机,我敢说,他们甚至可能就是塞进去一台单车的发动机,那样的车也是车吗?”

    “该不会是废铜烂铁砸在一起弄出来的吧!”

    尽管人们充满各种怀疑,但是他们仍然怀揣着满腔的热情纷纷前往汽车行去查看样车,几乎所有人都在看到它的第一眼,就看中了它。

    “300元一辆的汽车……这根本就是一个笑话,这样的汽车,肯定是各种各样的偷工减料,如果曾祖父在世的话,一定会破口大骂的,偷工减料的汽车,绝对不是什么好车!”

    只需要三百元!

    “大少爷,您可真是神了,一猜就猜到了他们是怎么干的,他们还真是在汽车里塞了一台单车的发动机,就是600型发动机改进的700发动机……”

    “有什么好看的?”

    “时速超过200里,你是在开玩笑吗?它只有22马力!”

    抬起头,盯着周维德,李成昆反问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