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不会容忍任何国家欺负大明的侨民。
“不是支援他们,而是为了保护侨民!”
“传今五军都督府,命令他们制定计划,从南天门调过去一支舰队,如果德里方面不明白事理,那就想办法让他们明白,有些人,不教训一个他们,他们就不知道天高地厚!”
“哼哼,阁辅好一句如何处置,说来说去,也就是奴婢而已。”
说着便起身从袖子里取出了一份折子递了过去。
对于外界来说,当年他依附满清权贵的过往,是被其强掳为包衣,也正因如此,在许多场合,他才会表现出对清虏的刻骨恨意,当初主张尽殊的是他,现在,当身处伪周的侨民递来的请愿书后,他的自然也是恨乌及乌。
“陛下,臣还有几项立法草案之事请陛下御览……”
方以智眯着眼睛说道。
“首辅所言极是,这次奥朗则布要求大明侨民释放其购买的奴婢,否则必定发兵解救,如果任由其得逞,非但侨民损失不下千万,亦有可能导致我国声威受挫,既然他们现在可以要求在伪周境内的侨民交出奴婢,那么将来就有可能斥令我大明,到时又该如何处置?”
心知陛下误会自己的周昌暗自叫着苦,一旁的朱大咸又补刀说道。
“臣,臣遵旨。”
原本就有意在吴周的问题上,作出一些变化的朱明忠,思索片刻后,然后说道。
给陛下这么一问,方以智等人连忙凑上前仔细看了看之后,以极为肯定的口吻回答道。
济贫,大明确实一直都有成体制的济贫,只不过在另一方面,大明同样也有禁止乞讨的法令,而济贫也局限于没有劳动能力的人,这部《济贫法》从公布之初,就一直饱受争议,而争议的核心就是乞讨。
“其实,他们是想多了!”
“臣以为,断然不可出兵伪周!”
立场很重要。
侨民的利益是大义,同样,奴婢的自由也是大义。当然,最重要的大义是什么?是个人的立场!
“嗯,确实是如此,如果我们出兵的话,确实有可能造成外界的误会,他们会误会我们是去保护吴周,保护他们免遭德里方面的侵入吧。”
一听朱大咸这样的讽刺,周昌的更是苦笑连连,朝中的大臣中,有谁家里没有几个海外奴婢,现在被人这么一说,他也只能苦笑拱手,同时岔开话题道。
在与梁同的一番深谈之后,他基本上已经倾向于赞同梁同的意见,这也是他会在这里坚持这个观点的原因。
“可是不出兵,又如何像天下人交待?”
“他们怎么就不知道,朕派兵过去,是为了让那个什么‘吴周’自除国号,是为了斥责他们,这兵派过去,可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侨民!也为了教训那些人,这么多年,吴家的人在那里做威做福多年,难道我大明就忘记当年吴三桂所犯下的罪孽吗?朕是不会忘的,大明也不会忘记,当然,鞭尸那种事情,朕不屑为之,可有些事情,朕是毕生不忘……”
“伪周,我们怎么能向伪周派兵呢?陛下!”
朱明忠接过一看是一份《济贫法》草案。依照大明朝的的规定任何一项法令在颁布胆必须以草案的形式呈报,然后,还需要公示三个月,尽管并没有所谓的审议过程,但是必须经过内阁的讨论,最后当然由皇帝批准,才能成为成文的法令。
朱明忠笑着说道。
“回陛下,正是如此。”
“传出去的话,就不再是笑话,而是奇耻大辱!到时候,世人必定追问,我大明何时变得如此宽宏大量,居然可以为保全汉奸的伪朝,兴兵加以支援!”
“回陛下,这一条款没有差错。”
“诸位卿家,你们这条是不是写错了?”
对于现在国内对海外奴婢使用的争论,朱明忠内心中从来都是嗤之以鼻,一个个都是在那里装上道德君子,觉得使用海外奴婢好像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可是他们过去在虐待家奴的时候,虐待自己人的时候,一个个都不曾手软过。
张煌言自然是和过去一样,完全站在方以智的一边。不过如果皇帝与内阁发生冲突的时候,他必然会站在皇帝的一边,毕竟,他是勋臣,勋臣必须忠于皇家,毕竟只有勋臣才能与国同休。
既然不能用大义加以阻拦,那就直接阻拦吧。
面对方以智的坚持,周昌笑呵呵地说道:
“陛下,臣听闻,所谓有‘天竺婢’,皆是天竺南方乱民通过战争掠夺所得,男子往往卖于伪周,用于耕种充当苦力,而妇人大抵被卖到天朝,如此久而久之,我大明声誉必定受损,还请陛下早作决断,严令禁止……”
面对数百万奴婢在过去二十几年间,源源不断的涌入大明,她们的来源是多样的,但可以肯定其中很多人都是掠夺的。许多人呼吁停止这一贸易,在他看来,或许大明没有直接掠夺,但是大明在贸易上的态度,却直接催生了这一切。
对于他们的争执,朱明忠并没有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