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现在需要的卧薪尝胆啊!殿下。”
“将军所言甚是,都是孤太过粗心了,请将军放心,这件事从今以后我不会再说了。”
既然大家都这么说,胤礽便表示了赞同。
“大将军客气了,免礼,免礼,下去可不能再这么多礼了。”
听着他们的抱怨声,王化行只是长叹道。
“只怪我们旗人在入关后却忘了明人暴虐之本性,以德报怨、施以仁政,如此才落得今天这步田地啊……”
连日来的奔逃,使得这些曾经号称京营精锐的八旗骑兵早就变成了叫花子般,他们就这么垂头丧气,不知明日如何的往南撤着。
然后他又好言宽慰着自己的心腹。
“哎,这怎么着呢?谁让咱们现在要护着太子,什么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太子,是大清国的将来,将来,嘿嘿,这个时候想起将来了,当初要是用大帅的话,大清国又岂会落得这步田地……”
“现在,对于咱们来说,只有死中求活了,他们要是识趣就让出一片地方让咱们住,要是不知趣,到时候就杀光他们!”
王化行口中的礼亲王杰书,一直在南边和那些土人打仗,现在他们双方还没有会师,一旦会师的话,就是一支超过11万人的大军。
“回太子殿下,只要一切顺利,那个计划肯定能成功。但是殿下……”
“草,他么的,大帅,你说咱爷们,从前到哪儿不是让人畏着,那些个土人听着大帅的名字,就能吓的魂飞魄散,谁知今天却他么落到这地步。”
“殿下,这有什么难的?”
王化行的回答,让胤礽失声说道。
太子的问题,让几人无不是一愣,明珠于一旁连忙说道。
不过,他们的了解,也仅仅只是如此。
“大帅,那下一步,大帅可有什么打算?”
“皇上肯定有皇上的打算,这件事我现在不便细说,还请二哥见谅。”
“大将军,方才本宫听人说,往南,至多五天,咱们就进入阿富汗了?”
王志扬说得不错。阿富汗根本就是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那地方除了石头,还是石头,虽说谈不上黄沙漫漫、飞沙走石,但是大山连绵起伏,山民悍勇且不畏死,那样的地方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王化行朝明珠斜了一眼,反问道。
想比于逃往波斯后,未知的将来,明珠更愿意相信王化行,相信他的承诺,当然,那个承诺是永远都不能告诉他人的,只有他们两人知晓。
尚不足十六岁的胤礽,作为大清国的皇太子,倒也知道如何笼络人心。同样也知道,对于他而言,王化行的重要性,他离不开这位大将军。
“二哥为什么这么说?”
心腹们的抱怨,让王化行并没有立即说话,而是只是默默的站在那里,看着远处的崇山峻岭,再往南,就进入大山了,进入了大山,那连绵起伏的山岭既会成为他的朋友,也会成为他的敌人,大山中会有多少危险?
谁都不知道明天在那里,也不知道明天会在什么地方,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所有人都很清楚,现在的时局容不得他们有喘气的之机,只要他们稍停下脚步,那么后方追赶过来明军就会把他们生吞活咽下去,甚至连个骨头渣都不会留下来。
“臣参见太子殿下。”
“王将军,你说那个计划能够实现吗?”
“打算?就现在来说,阿富汗是咱们唯一的能去的地方,去其它地方,可都是死路一条啊!”
从他们的言语中,感受到大家对未来的茫然以及不知所措。王化行平静地说道。
“太子殿下,主子吉人自有天命,无须太子担心,至于明军,明军暴虐又岂是今日之事,当年我建州女真报效明人数百年,明人却待我如奴寇,杀我百姓、掠我财物,数百年间,我女真血汗可谓是罄竹难书,若非是如此,太祖皇帝又岂会起后反明,又岂会下‘七大恨’之诏书,今日明人暴虐,不过只是其本性而已……”
尽管没有兵败,但是当正月初六王化行率领一万八千八旗精锐骑兵离开靖南之后,他终于体会到了什么是兵败如山倒的衰势。
大帅的话,让几人无不是变得沉默,在他们颇为无奈的叹气之后,王志扬问道。
“哎,也不知道,皇阿玛那边怎么样了,你们说,那明军,为何如此暴虐,居然非要灭我大清不可。”
向左右看去。王化行小心翼翼地说道。
“你们说的确实对,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办吧!”
想到这,王化行想到了当年那些被他饿死、冻死、困死在大山里的土人,现在他同样也沦落到了相似的境地里,而与那些土生土长的土人不同,他们是一群外乡人啊。
他们几个人作为大帅的心腹,在王化行被冷落的时候,同样也被冷落着,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对大帅的遭遇报不平,同样也是为自己的遭遇报不平。
“这,这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