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所有人只看到蒸汽机、轮船、火车、纺纱机、织布机呢?
威廉的反问,让约翰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良久他才笑着说道。
邮票在欧洲被评价为最伟大的发明,它是国家统一印制的,面值不同的邮票只要贴在信封上就可以寄信。大明便利且快捷的邮政系统是欧洲各国学者最为羡慕的,但是至今没有那个欧洲国家建立了相同的邮政系统。
“我的上帝,如果每天他们都点亮一夜的油灯,那这一夜需要浪费多少钱?如果全国所有的城市都是这样……我的上帝,如果是英格兰,英格兰会破产的!”
突然传入耳边的话语,让约翰抬头看着对面,对面的座位上不知什么时候,坐了一个人,一个欧洲人。
“我曾经是瑞士人,五年前来的大明。当时我和你一样,在来到这里之后,我发现自己仿佛是置身于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和我们的所熟悉的那个世界是截然不同的,就像现在……”
对广州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这里的人很多。不过,尽管作为一个重要的港口,这里和南天门不同,在南天门可以见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不仅有欧洲人、印度人甚至是黑人。但是在这里只有明国人。
“电报?你说的是那种无论多远一天就可以收到电信吗?”
在整个欧洲,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天文夜谈。
但外国人想要进入大明的本土,必须要有签证。
当火车在岭南的崇山峻岭中翻山越岭时,看着车厢外迷人的景致,坐在餐车中享用着餐点的约翰,第一次为这一切而着迷,不是为了这风景,而是因为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而约翰·蒂洛森之所以来到这里,就是为了了解些时的大明。
几年前,被迫离开澳门的葡萄牙人曾经如此形容大明。铁幕为何会在大明落下?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但他们并没有封闭自己的国家,至少没有完全封闭,他们的商船队依然在全世界范围内航行,他们的移民仍然源源不断的进入各个殖民地,他们的商品仍然销往全世界。
“帝国的基础”。
“你是归化人吗?”
尤其是随着葡萄牙人离开澳门之后,欧洲对大明的了解变得更为闭塞了,尽管每年有都有大量的欧洲学者拿邀请函来到大明,但是欧洲对于大明却越来越不了解了。
“看来,确实有很多欧洲女人嫁到了大明。”
不过尽管怀揣着好奇,但逛了一天,已经很累了的约翰,还是很快就在旅馆里睡着了,在昨梦中度过了在大明的第一个夜晚。
在抵达广州的第三天下午,怀揣着激动的心情,约翰坐上了火车。其实之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是从广州到武昌的火车卧铺票已经卖完了,没有办法,他只好推迟了行程。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约翰希望不浪费时间,他希望考察沿途经过的城市,广州自然是第一站。
“是的,不过,先生,如果您不是归化民的话,是不能通过电信局拍电报的。”
第二天早晨,约翰在用早餐的时候,特意问了一下餐馆里的伙计。在欧洲的时候,他就听说在大明有一种叫做邮局的机构,只要付一定的钱就能帮他把信件包裹送到想牵到地方。
大明帝国!
相比于的南天门,这里才是真正的大明,南天门,不过只是大明的边域罢了。
但是,相比于用火车、邮船以及马匹组成的邮政网,没有人能理解电流是怎么传递信件的,所以直到现在在欧洲有关电报的书籍仍然为零。
拿着那张小小的邮票,约翰惊叹道。
从南天门到广州,在通过海关之后,约翰·蒂洛森抬头看着眼产有这座陌生的城市,心里浮现出一个念头——大明帝国,我来了!
“这就是邮票吧!”
他已经适应了这里的饭菜。
这可能吗?
“先生,如果您要寄信的话,可以先写好信,然后在旅馆的前台取信封、邮票,到时候,旅馆会帮您把信寄出去,当然邮票是需要你自己买的。”
“当我们在火车上享用着餐点,不知不觉间就已经驶出数百里的时候,在欧洲,人们仍然停留在原始的马车上,我的朋友,在没有来到这里的时候,你可以想像得到,你可以如此惬意的享受着这一切吗?”
他同样也不知道,几年后,在他回到英格兰之后,就大声呼吁建立英国的邮政系统,并用长达十数年的时间,最终建成了英格兰的邮政系统,也让欧洲成为全欧洲第一个邮政体系的国家,而第二个就是拜占廷帝国。
约翰·蒂洛森并不知道,实际上,那些女人都是以婢女的身份来到大明的,她顶多只能顶为侍妾。
“天堂是上帝的造物不是吗?”
火车是怎么拖走这么多车厢、这么多人的?
“请问,最近的邮局在什么地方?”
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坐在长椅上的约翰,看到有人过来将一个个油灯装进路边的灯柱顶端的灯箱中,油灯的亮光映亮